师说新语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德师风 >> 师说新语 >> 正文

任瑞波:作灯作桨育人成才

发布时间:2021-09-07 浏览次数:

任瑞波,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济南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山东省教育先进工作者,山东建筑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首席岗教授。从教以来,任瑞波教授教书育人,心系学生,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学生网上评教全为优秀,学生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从事道路沥青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3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被SCI、EI收录70余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和著作5部。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

自古至今,交通运输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三五”时期,我国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里程翻了一番,高速公路里程、高铁运营里程、万吨级码头泊位数量等均居世界第一,“复兴号”、C919大飞机等大国重器投产运营,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高铁成为亮丽的“中国名片”。于山东省而言,济南地铁首线开通的消息更是强势“霸屏”,刷新着人们的生活印象。在一项项推动交通革新换代的技术背后,都涉及道路建设材料的革新与应用。作为道路建设材料领域的专家,任瑞波教授积极服务国家及山东省交通运输行业的转型升级,作出了成果丰硕的“建大贡献”。

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肩上有责、腹中有墨、心中有爱。这是一届又一届学生对任瑞波老师的评价,也是他从教24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近6年来学生评教成绩均在98分以上,他始终认为培养人是教师的基本也是首要的职责,在教学中,凡是听过他的课的同学,都会对他那严谨的治学态度,清晰的授课思路以及严密的逻辑推理留下深刻的印象,长期仔细研究教材、精选教法使其形成了“说得生动形象,练得到位”的教学风格,他和气可亲的教学态度与灵便多样、风格清新的教学办法得到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任老师的课,从来不用点名,同学们都是争先抢座的。”这已经成为交通学子的共识。回忆起求学时期任老师的上课经历,2005届毕业生校友汲平感慨道:“课堂教学的一幕幕仿佛就在今天,作为一名交通人,可以感受到他专业的博广,学识的渊博,做人的厚道,任老师的课通俗易懂,让人能够顺着一条专业主线,对知识透彻地理解,深刻地领略,听得轻松,记得坚固”。

课上得好只是一方面。任瑞波始终心系学生就业。2013年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时,他一次联系10余家单位,解决学生就业难题,取得全校新上专业就业率第一名好成绩。他牵头引入社会资金1000余万元,打造了山东省高性能材料研究中心和山东省道路工程绿色建造与性能提升工程实验室两个省级教学科研平台,与30家企业签订本科生实习基地,与12家企业签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批省级研究生教学提升项目2项。从教24年来,共指导9次、500余人次的本科生实习,为30多名本科生推荐工作单位。他的科研项目支撑学生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项目2项,获科技大赛国家三等奖2项、省级奖励6项,校级奖励20余项。

老师眼中的好院长

作为交通工程学院院长和学科专业带头人,任瑞波教授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致力教育教学改革,2002年组建了道路与桥梁教研室、道路与交通工程实验室,学科建设从零基础发展到2012年4月成立教学院部,担任首任交通工程学院院长,从最初的路桥方向20名学生发展到四个本科专业方向,作为专业负责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2019年成为我国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学院达到在校本科生1100余人、研究生150余人的规模,他一步一个脚印,无怨无悔,为学校交通运输学科发展倾注了全部心血,实现了学科专业的跨越式发展,得到了师生群众认可。

任瑞波教授注重学院教学梯队和学院结构建设,打造了一支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7人教学团队,其中青年教师5人,在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教学手段、方法和技巧多方面进行了有效指导。所指导的青年教师1人获校十佳教师、两人获教学比赛二等奖;他带领团队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能力。承担省级教改项目1项、校级4项,获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建设校级精品课程1项,在线课程1项;他吸引并指导青年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提高专业素质和科教协同育人能力。他指导的青年教师获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4项,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通过与企业合作,承担横向课题26项,4人成为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国创计划1项、科技大赛获国家级奖励3项、省级奖励6项。

学院的老师们提起任院长,无不称赞。“任院长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饱满高涨的工作热情,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学院教师耿立涛教授说。

注重教学创新 永葆与时俱进

任瑞波教授积极推动教学改革,改变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造和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认证为契机,重塑了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线上线下教学新模式;他基于学生为本、产出导向,结合学校办学定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道路建筑材料课程特点,构建了“知识—能力—素质—价值”课程目标金字塔;自建了线上资源:包括 37个授课视频(414分钟),8个实验指导视频;对线下的教材、大纲、多媒体课件和教学日历进行了更新,创新建立了课程实施大纲和特色实验教案等。

在这些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他的《地方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下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在2018年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经山东省教育厅委托专家鉴定,教改成果对工科类地方院校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该成果已在6所地方高校推广应用。他受邀在第二届全国交通工程院长论坛(包括清华、同济等50余所高校参加)上交流教改成果经验,反响强烈;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省内外20余高校来校交流合作;与7家学(协)会、16家企业搭建校企共育平台;举办包括山东省首届交通科技大赛在内的各类竞赛和研讨班20余次,多项成果被同行高校或企业应用。此外,2009年度,《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及运行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获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面向学生的创新实验开放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和建设》,分别获山东建筑大学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

凭借着作灯作桨的“孺子牛”精神,凭借着对教学和科研的用心用情,凭借着坚持不懈的劲头,从学生到老师,从教学到科研,任瑞波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回望来到山东建筑大学20年的奋斗历程,他最大的感悟就是脚踏实地,认真做好自己负责的每一件事。

见证了交通工程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他觉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使命在心,责任在肩,任瑞波教授及他的团队将继续勠力同心,逐梦前行,力争使山东建筑大学在“道路工程路面结构与材料”研究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版权所有:山东建筑大学宣传部版权所有 鲁 ICP备 06022497号-1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