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党史学习教育的目标要求是“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团工作要立足学生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党史学习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以“五个结合”做好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
一是党史学习教育和讲好党史故事相结合。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教育引导全党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讲好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让广大学生在党史故事中更加生动地了解党的光辉历程,坚定理想信念。2021年寒假期间,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开展大学生“讲好山东故事”活动,以为学篇、处事篇、明礼篇、守法篇四个篇章,组织学生搜集整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各地可歌可泣的家乡故事,通过深入了解自己家乡的巨大变化,坚定“四个自信”。本学期,学院将围绕讲好党史故事,组织学生挖掘蕴含在家乡的红色教育资源,用身边事、身边人、身边物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将党史学习教育落细落实落地,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贯通。
二是党史学习教育和大学生党员作用发挥相结合。百年党史就是一部记载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发展到壮大的“百科全书”,蕴含了丰富的智慧和力量。大学生党员在认真学习党史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将学习成果落实到学习、工作、生活中去。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将启动“先锋信电”学生党员示范活动,重点在思想领航、学业领航、科创领航等方面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示范作用,以党史学习的成果推进学生党员作用的发挥,以党员作用发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三是党史学习教育和校史校情学习相结合。历史镌刻着奋斗的辉煌,也指示着未来的方向。今年是学校建校65周年,对全体建大人而言是一件意义非凡的喜事,也是学校对学生开展爱校荣校教育的重要机遇。建大的65年,是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的65年,建大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建大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史,是党的教育事业辉煌成就的一个缩影。学生工作应充分利用校史馆、团情团史馆等资源,系统开展校史校情的学习教育,同时挖掘学院发展历程中的史料资源,通过参观、访谈、展演等形式,讲好“建大故事”,激发青年学生爱校荣校的热情,实现爱校荣校与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四是党史学习教育和学生文化建设相结合。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加强新时代校园文化建设,对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将“文化塑校”列入“六大工程”,明确提出“实施文化塑校工程,实现人文建大新境界”,提出“加强学生文化建设,强化主题教育、价值养成和习惯培养”。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为学团工作推进实施学校“六大工程”指明了方向、明确了内容和要求,学团工作要围绕党史学习,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班会团日活动、文体活动等形式,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学生文化建设的共同推进。
五是党史学习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育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深化实践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围绕“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主题,充分挖掘身边的红色教育资源,在实践中筑牢学生的精神家园,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2020年,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组建大学生“学四史”宣讲团,开展了“追根溯源、星火传承”暑期实践活动,学生在宣讲中深化了“四史”学习的成效,团队录制的线上视频被团中央评为“镜头中的三下乡”最佳视频团队。今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学院早策划、早启动,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家乡红色教育基地”寻访打卡活动,本学期完成资料收集和准备工作,暑假完成实地寻访打卡,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真正领悟“学史力行”。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以“五个结合”做好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团工作将不断创新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方式方法,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