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2014/09-2015/09,美国University of South Florida工程学院,太阳能高效利用方向,访问学者;
2010/03-2013/07,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工学博士;
2006/09-2009/04,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热能工程专业,工学硕士;
1999/09-2003/06,东北石油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13年9月起担任硕士生导师;2018年12月起担任博士生导师;
2013年8月起 副教授;2018年11月-至今教授;
2024年起在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研究领域:
太阳能高效利用;建筑节能;地源热泵。
承担项目:
[1]污染环境下多尺度气溶胶粒子散射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主持。
[2]复杂环境下非规则形状气溶胶粒子的辐射强迫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主持。
[3]非均匀高辐射热流条件下吸热器光热耦合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主持。
[4]非均匀高辐射热流环境下相变材料的能量输运特性,省自然科学基金,主持。
[5]高温环境下聚集太阳能热存储系统周期性热控机理研究,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主持。
[6]中高温条件下太阳能蓄热系统的能量输运特性,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重点项目),主持。
[7]油田用太阳能腔式吸热器光热耦合特性研究,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资助项目(一般项目),主持。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8年),建筑暖通空调设计运维实践基地建设,主持。
[9]5000kW燃气直接式加热炉研究,中国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公司,横向课题,主持。
[10]集油环管径优化计算模型研究,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横向课题,主持。
主讲课程:
主讲《传热学》、《建筑环境专业导论》、《建筑节能》等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课程及本科生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荣誉称号:
[1]湖北省楚天学者,2017年;
[2]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2年;
[3]中国制冷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017年;
[4]全国暖通专业百名杰出青年获得者,2017年。
学术兼职: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
[3]教育部学位中心硕士论文评审专家;
[4]教育部CJ学者评审专家;
[4]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青委会委员;
[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7]中国制冷学会空调热泵专业委员会委员;
[8]湖北省制冷学会副理事长;
[9]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暖通空调专委会秘书长;
[10]武汉市制冷学会青委会副主任。
科研获奖:
[1]太阳能高效光热转换及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调控机制,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22年;
[2]油气集输系统节能优化运行研究与应用,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年;
[3]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energy efficiency of a solar parabolic dish system,全国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论坛优秀论文奖,2013年。
教学获奖:
[1]基于PCM的太阳能耦合低谷电蓄放热一体式家用采暖装置,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2021年,指导教师;
[2]集相变蓄放热和控制于一体的模块式家用采暖装置,第九届中国能源装备研究生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2022年,指导教师;
[3]中高温太阳能储能系统的优化设计,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017年,指导教师;
[4]建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13年;
[5]建环专业本科生开展CDIO教育前导性研究,省高教学会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012年。
论文论著:
[1]Qianjun Mao*. Recent developments in geometrical configurations of thermal energy storage for 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 plant.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6, 59:320-327(ESI高被引论文)
[2]Qianjun Mao*, Hongzhang Chen, Yazhou Zhao,Hongjun Wu. A novel heat transfer model of a phase change material using in solar power plant.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8,129:557-563(ESI高被引论文)
[3]Qianjun Mao*, Yamei Zhang. Thermal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 of a novel three-PCM cascade tank in a high-temperature packed bed system. Renewable Energy, 2020,152:110-119(ESI高被引论文)
[4]Qianjun Mao*, Yong Shuai, Yuan Yuan. Study on radiation flux of the receiver with a parabolic solar concentrator system.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14, 84:1-6(中科院一区TOP)
[5]Qianjun Mao*, Liya Zhang, Hongjun Wu, Xiaoyan Liu.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a new storage tank for concentrating solar power plant.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2015, 100:414-418(中科院一区TOP)
[6]Qianjun Mao, Ying Li, Guiqiang Li*, Ali Badiei.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tank structure and fin configuration on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phase change thermal storage system. Energy 2021, 235:121382(中科院一区TOP)
[7]Qianjun Mao, Hu Xinlei, Tao Li*. Study on heat storage performance of a novel vertical shell and multi-finned tube tank, Renewable Energy, 2022, 193:76-88(中科院一区TOP)
[8]Qianjun Mao*, Wenlong Cao. Effect of variable capsule size on energy storage performances in a high-temperature three-layered packed bed system, Energy, 2023, 273:127166(中科院一区TOP)
[9]Qianjun Mao*, Yufei Zhang.Effect of unsteady heat source condition on thermal performance for cascaded latent heat storage packed bed. Energy, 2023,284:129362(中科院一区TOP)
[10]Qianjun Mao, Yuanyuan Zhu, Tao Li*.Study on heat storage performance of a novel bifurcated finned shell-tube heat storage tank, Energy, 2023,263:125636(中科院一区TOP)
授权专利:
已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5项。
招生信息:
招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硕,以及能源动力、人工环境工程专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