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齐都故地,触摸千年文脉。近日,“寰宇问心,澄怀致远”实践团赴山东淄博临淄,开展“探寻齐风古韵,传承华夏文脉”主题社会实践。团队深入齐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古车博物馆等文化地标,解码古老文明的精神内核,探寻其穿越时空的当代价值,以青年创意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传下去。
探馆藏瑰宝,解码千年智慧

步入齐文化博物馆,千年历史拂面而来:战国金柄铜剑寒光熠熠,映照“尊贤尚功”的治国智慧;错金银镶绿松石铜敦纹饰精美,诉说“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开放格局。“齐文化不是静止的展陈,而是流动的思想长河”,一位队员在厚重的历史面前感叹。从姜太公“因其俗,简其礼”的治理智慧,到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民本思想,再到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包容气度——实践团在文物与史料中,读懂了齐文化“变革、务实、开放”的精神基因。

蹴鞠古今对话,激活体育传承
在临淄足球博物馆,一场跨越时空的“蹴鞠寻根”之旅就此展开。从古代蹴鞠的形制演变到现代足球的发展历程,馆内借助文物陈列与现代科技,生动演绎了这项运动千年不绝的文化生命力。望着宋代《蹴鞠图谱》绢本勾勒出“六人场”攻防的战术智慧,实践团成员们不禁感慨道:“蹴鞠不仅是体育竞技,更是齐人‘不战而屈人之兵’谋略思想的实践载体。”

习古车之技,明治国之道
在中国古车博物馆,庄严的19辆战车与38匹殉马组成的车马阵,无声地诠释着《周礼·考工记》中“车轸四尺”的礼制与匠心。实践团细致观察古车结构,理解从军用战车到民用车辆的工艺演进,体会中华民族“造物致用”的实干传统。随后他们走进姜太公祠,在碑文与祭祀仪轨中阅读“明德修政”的治国理念,感受穿越千年仍熠熠生辉的人文精神。

青春接力,文化新生
为期两天的深度调研,不仅是一场历史溯源,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青春接力。从宏大的历史叙事到精细的工艺智慧,从治国理念到体育精神,实践团成员穿梭于千年文明现场,不断收集、思考、对话。
调研结束后,团队迅速投入新媒体创作,围绕“如何让齐文化更年轻”展开讨论。他们计划通过短视频、推文、手绘长图等创新形式,把厚重的历史变成轻盈可触的故事,让齐文化走出博物馆,飞进更多年轻人的视野。
本次社会实践是一场青春与古老的双向奔赴。当青年之力注入中华文明根脉,齐文化的传承正在被赋予新的注解。未来,“寰宇问心,澄怀致远”实践团将继续深耕文化内容创作与传播,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在当下、照亮未来。

这场以青春之名的临淄之行,不仅是一次历史溯源,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青春接力。当年轻力量拥抱古老文明,齐文化的“活态传承”,正迎来全新注解。未来,“寰宇问心,澄怀致远”实践团将持续深耕内容创作,让齐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助力传统文化传播。
审稿:蒋炜玮
编审:张娅婷
终审:朱新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