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校企合作、助力学生职业发展,7月12日,热能工程学院“问道校友·职脉相承”社会实践团走访济南海筑暖通,采访我院优秀校友戴磊,团队成员在调研访谈中汲取职业成长经验与新生教育启示,助力学生从“校园人”向“职业人”过渡,为新生营造科学适应环境,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
周密筹备:团队自主规划实践全流程
社会实践团队在活动启动前,便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精细化准备工作。从提纲撰写、联系校友到一次次模拟采访,团队成员与老师们全程投入,从早至晚高效协作。学院领导评价:“此次实践完全由学生主导策划,从选题到执行体现了高度的自主性与专业性,真正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行动力。”
沉浸走访:团队全程参与探索与互动
7月12日,实践团队一行16人赴海筑暖通开展实地走访,全程突出“学生主体、行动导向”,做到现场记录与即时分析:成员分组行动,一组全程跟拍企业工作与项目案例,另一组实时记录戴磊学长讲解的技术要点,并利用电脑同步整理成思维导图,现场归纳出“暖通行业三大核心能力需求”。在互动式提问环节,团队打破单向采访模式,设计“剪刀石头布”环节——采访学生与戴磊学长进行双向提问,在倾听戴磊学长的故事中感悟学长的奋斗历程。
整个走访过程历时4小时,团队累计收集一手资料32页,拍摄行业实景素材50余张,为后续校内分享会奠定扎实基础。
成果转化:团队推动实践价值落地
社会实践贵在“成果转化”,避免“走过场”,要将见闻转化为可推广的育人资源。采访结束后,实践团立即启动后期制作工作,凸显“学以致用”的实践宗旨。将通过镜头记录的戴磊学长所传递的经验,如强调职业发展需技术积累与实践结合、建议在校生主动参与一线实习,如建议新生应尽早规划学业、学好基础课、提升办公软件技能、拓展多学科知识、避免盲目加入学生组织等,通过认真细致的剪辑,记录为薪火相传的箴言。
“我们不是简单‘听故事’,而是用行动搭建桥梁。”团队指导老师总结道,“从问题设计到成果推广,每个环节都由团队主导,这才是社会实践的核心价值。”
实践启示:行动中淬炼职业认知
正如学院老师所言:“这支团队用脚步丈量行业,用行动诠释责任,真正让‘职脉相承’从口号落地为实效。”本次走访彰显了青年学子的行动力与责任感。未来,实践团队将持续优化“策划、执行、落实”的模式,让更多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明晰职业方向,让校企合作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助推器”。
审稿:蒋炜玮
编审:张娅婷
终审:朱新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