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琳,博士,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获山东建筑大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同济大学硕士学位,2004年获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04-2006年在柏诚(亚洲)从事工程 咨询工作。2006年加入香港理工大学任职助理教授,2012年起任职副教授,是建筑中新能源利用和建筑节能环保领域的知名学者。2006年起至今,作为项目主负责人(PI)成功申请承担了26项研究课题(共约1600万港币),如香港研究资助局项目(GRF),创新科技署创新研究项目(ITF) ,环境署环保基金(ECF),以及中央政策组公共政策研究项目(CPU)等等。
作为优秀学者,申请者获奖无数,其中主要包括2010和2014年度理大学院院长杰出研究奖,2012年第40届瑞士日内瓦发明奖银奖,2013年香港工程学会工业界创新奖优异奖, 2016年第44届瑞士日内瓦发明奖金奖和特别大奖,2017年美国2017TechConnect世界创新会议暨 博览会全球创新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论文139余篇,SCI引用3254次(2017年12月27日),H指数27(Web of Science),发明专利3项,专著5本,专利4项已培养博士生5名,在读博士5名,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建筑中的新能源(太阳能和风能)的应用和产品开发,绿色建筑纳米新材料的开发和建筑节能环保的流体及传热传质研究。
她是国际期刊“Sustainability”的编委和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Built Environment”的副主编。吕博士为英国屋宇设备工程学会和英国能源学会会员,英国注册工程师和英国能源学会香港分会委员会成员。
Question1
老师您好,请问您是如何走上现在的工作道路的?
你好,在我看来,机缘巧合也是占一部分的,从工业界有机会回到大学工作,现在越来越爱教书育人,做科研工作。
Question2
就目前的工作而言,您认为做好这份工作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
我觉得比如热爱教书育人,热爱生活,热爱研究等都应该是具备的。
Question3
了解到您在学校就十分优秀,那能不能和我们分享下您大学生活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有和大学同学之间的友谊,包括远足和组织各种活动。另外,一些优秀老师的精彩授课和职业生涯指导,也让我终生难忘,一些理念伴我终生。
Question4
您觉得大学生活中的哪些习惯或者经历,对您现在的工作或者生活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就是要认真对待每一样事情,包括学习,是将来成功的重要因素。
Question5
能跟我们分享一下您平时的兴趣爱好吗?
我喜欢运动,尤其是网球,有时间我会选择旅行和户外活动。
Question6
请问在工作中或生活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又是怎样去克服的呢?
工作上,有时拿项目压力大,要努力和也要学会放松,只要认真去做,也就能解决。生活上,年轻的时候有情感困惑,现在的有家庭育儿上的挑战,和密友倾诉和从专家那里寻求咨询,度过挑战。
Question7
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当年您是怎样选择的呢?
作为学生,学业为主,上课一定认真听讲。当然我的爱好也不少,喜爱唱歌和跳舞,也喜欢写朦胧诗。
Question8
针对目前的就业或者考研形式,有什么好的建议或者经验可以跟学弟学妹们分享吗?
我们专业的就业机会多,领域范围可以很广,如设计单位,咨询单位,发展商,施工单位和制造业等等。对于读研,我没有觉得特别一定推荐,但是在职业生涯中,专业扎实,认真实干,开拓视野,就业思路广,善于应对市场寻求机会,我相信在不同岗位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