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的开发以及热工设备和动力流体机械的设计、研发及测试技术,包含制冷与空调工程(制冷)、热能与电力工程(热电)、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能环)三个方向。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并结合在校学习成绩,按照“制冷:热电:能环=2:2:1”的比例,在第四学期进行方向选择。
本专业为山东省分类建设A类专业,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山东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对接专业群的支撑专业,2020年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四个二级学科学术硕士授权点和动力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国家研究生招生照顾专业。拥有1个校外国家级“青春就业”创业实践基地,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一流课程1门。专业教师33人,教授7人,副教授16人,博士29人。
培养目标:①制冷方向。培养具备制冷空调设备产品研发制造、制冷空调系统及冷库系统的设计、安装施工、运行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清洁能源供暖设备及系统的设计、施工、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②热电方向:培养具备热能与动力工程、能源转换与利用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工程设计、产品研发、运行管理、工程施工、安装调试能力,能够胜任设计研究院、发电集团、热电公司、电力建设以及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③能环方向:针对能源与环境两大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备宽厚能源与环境工程理论知识,能够从事能源清洁开发、能源环境保护、能源存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运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核心课程:公共: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流体机械、燃烧及污染控制、热能与动力测试技术。①制冷:制冷原理与设备、空气调节、冷库技术。②热电:锅炉原理、汽轮机与燃气轮机原理、热力发电厂、供热工程、核电厂系统及设备。③能环:能量转换系统与设备、生物质发电技术、环境化学、燃烧及污染控制、储能储热技术。
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以在能源动力领域的设计院、制冷空调与发电供热等能源生产和设备制造企业、节能环保等单位从事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研发制造、安装检修、策划营销、技术服务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
选考科目:限选物理、化学(任选一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