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学院“传承非遗薪火,创新特色文化”实践团前往梁家河、延安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
上午,在梁家河村,师生们踏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的足迹,先后走进村史馆、知青旧居、陕西第一口沼气池等地,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克服困难、自觉接受磨练的点滴事迹,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岁月中心系群众、心为群众的理想信念,深切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乡亲们竭力改变梁家河贫困落后面貌、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和扎根基层、实干担当的共产党人情怀。





下午,实践团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屹立于宝塔山下、延河之滨的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成开放的革命纪念馆之一,是唯一一座集中展示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历史的纪念馆。

纪念馆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文物、油画、版画、雕塑等以及灯箱、场景复原、多媒体演示等手段,展示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13年中所谱写的可歌可泣的伟大历史篇章。实践团的成员们走过延安的每一个历史时期,感受着不同阶段延安精神的内涵,阅读和学习国家领导人们对于延安精神的内涵解读,也通过丰富的物质载体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





党中央和红军安家延安后,由于敌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条件十分艰苦。延安军民积极响应毛泽东同志发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有力支持了抗日前线。秉持这一理念,晚上,实践团利用基地自产的蔬菜,体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家齐上阵,洗菜、切菜、生火、炒菜,相互配合,完成了一道道美味可口的美味佳肴,收获亲手创造的劳动成果,觉得分外香甜。大家通过劳动实践,对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初审:臧蓉蓉
审稿:牟永念
终审:范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