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工程学院创新学分计分办法(试行)
作者: 来源:
日期:2020-09-04 点击:
类别 |
具体内容 |
获奖等级/其他 |
认定学分 |
备 注 |
实践类学分 |
社会实践学分 |
集中实践 |
参加全国重点团队 |
2.0学分 |
由评比产生 |
参加全省重点团队 |
1.5学分 |
参加校级重点团队 |
1.0学分 |
参加院(部)级团队 |
0.5学分 |
分散实践 |
实践单位鉴定 |
0.3学分 |
|
提交实践成果 |
0.1学分 |
奖励 |
个人 |
国家级先进个人 |
3.0学分 |
|
省级先进个人 |
1.5学分 |
校级先进个人 |
0.8学分 |
院(部)级先进个人 |
0.6学分 |
成果 |
校级一等奖 |
0.8学分 |
多名作者时,按工作量自行分配学分 |
校级二等奖 |
0.6学分 |
校级三等奖 |
0.4学分 |
院(部)级一等奖 |
0.3学分 |
院(部)级二等奖 |
0.2学分 |
院(部)级三等奖 |
0.1学分 |
本科生研究实践计划项目(SRP)、实验开放项目 |
优秀 |
2.0学分 |
|
良好 |
1.5学分 |
中等 |
1.0学分 |
及格 |
0.5学分 |
开放实验 |
优秀 |
0.8学分 |
|
良好 |
0.6学分 |
中等 |
0.4学分 |
及格 |
0.3学分 |
学术讲座 |
听学术讲座 |
0.2学分/次 |
提交体会或总结报告。不超过0.8学分 |
类别 |
具体内容 |
获奖等级/其他 |
认定学分 |
备 注 |
成果类学 分 |
科技文化 竞赛 |
国际学科竞赛 |
入围6.0学分 |
包括电子设计竞赛、数学建模竞赛、艺术设计大赛、英语竞赛、挑战杯大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机器人设计大赛等。国家、省级奖级别界定参照《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奖励工作办法》。多名作者时,按工作量自行分配学分 |
获奖10.0学分 |
国家级一等奖 |
12.0学分 |
国家级二等奖 |
9.0学分 |
国家级三等奖 |
7.0学分 |
省部级一等奖 |
6.0学分 |
省部级二等奖 |
5.0学分 |
省部级三等奖 |
4.0学分 |
学校级一等奖 |
0.8学分 |
学校级二等奖 |
0.6学分 |
学校级三等奖 |
0.4学分 |
院(部)级一等奖 |
0.3学分 |
多名作者时,按工作量自行分配学分 |
院(部)级二等奖 |
0.2学分 |
院(部)级三等奖 |
0.1学分 |
科技论文 |
检索论文(SCI、EI等) |
10.0学分 |
多名作者时,按工作量自行分配学分 |
国外公开发行外文期刊 |
8.0学分 |
国内核心期刊 |
6.0学分 |
其他公开发行刊物 及会议论文集 |
4.0学分 |
有独立见解的专业 科技报告 |
1.0学分 |
学术文章 |
国家级公开发行报刊 |
1.5学分 |
具有合法刊号的报刊;非新闻类文章。 |
省部级公开发行报刊 |
1.0学分 |
其他公开发行的报刊 |
0.2学分 |
专利 |
国家发明专利 |
10学分 |
多名作者时,按工作量自行分配学分 |
实用新型专利 |
2.0学分 |
外观设计专利 |
1.5学分 |
计算机等级考试(非计算机专业) |
4级通过 |
2.0学分 |
|
3级通过 |
1.5学分 |
2级通过 |
1.0学分 |
国家级注册水平(资格)证书类 |
中级及以上 |
2.5学分 |
|
初级 |
1.5学分 |
操作技能类证书 |
中级及以上 |
1.5学分 |
|
初级 |
0.5学分 |
其他类学分 |
|
院(部)结合学科 专业特点拟定 |
累计不超过 2.0学分 |
以上未涉及到的创新教育内容的学分,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负责具体评定。 |
上一条:热能工程学院深入企业走访调研,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
下一条:热能工程学院考试及试卷归档管理规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