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创新红色文化传承方法,通过搭建创新平台、教研结合、家校合作、师生互动等方式,积极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探索一套独具特色的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在学院及学校形成良好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
一、融入第二课堂,实现红色基因思想育人
打造红色育人讲师团,录制红色“微”党课、“微”团课;从优秀的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青马工程”学员组建学生宣讲团-青春聚能团,打造一支优秀师生宣讲团队。利用学习社、“青马工程”培训班、社团等组织大学生开展红色专题研究和学习研讨,不断加强对学院学生的红色文化、党史、四史等理论学习教育。

二、融入校园文化,实现红色基因文化育人
充分利用实景教学、主题宣讲、红色寻访、主题党日、主题团日、主题班会等活动,在党支部开展“探寻身边红色文化“主题系列党日活动,组织党支部党员参观校史馆、学校红色建筑“凤凰公馆”、济南战役旧址等红色基地;在团支部开展“学习党史党情,传承五四精神”主题示范团日活动,邀请86岁高龄的老红军通过视频方式为学生讲授特殊团课,每周四开展“学习百年党史,增强制度自信”主题系列教育活动,组建青马班合唱团学习《井冈山之歌》,开展“青春向党 奋斗强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主题团日活动,组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攀登者》。

三、融入党团活动,实现红色基因组织育人
将红色基因、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等内容渗透到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团支部团课、主题团日活动、主题班会、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等活动之中,通过学院青马班、团校培训,组织学习《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读物导读、“五四精神”等红色精神解读,开展“传承五四精神,绽放青春光彩”等示范性主题团日活动,采用朗诵、话剧、合唱等形式,开展沉浸式、体验式学习,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四、融入网络平台,实现红色基因网络育人
结合现代大学生的社交特点和网络媒介的发展,占领网络宣传阵地。通过在建大热能、热能团委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和学院网站等网络平台设置专栏、推送文章,建立红色专题网站,开辟“每日党史百年”“党史我来讲”“百名青年颂百年”等栏目,并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红色文化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的社交网络平台中。

五、融入社会实践,实现红色基因实践育人
利用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平台,学院组建红色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大学生参观延安革命根据地、台儿庄战役馆、胶州育儿所等红色纪念馆等实践活动。“寻找百年红色印记 讲好百个红色故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和“传承延安精神,助力绿色发展”实践团,通过组织学生采访革命老人、参观延安南泥湾炮兵学校旧址、梁家河村、凤凰山革命旧址、西北局旧址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等红色基地,把红色基因深入到学生心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家风教育的洗礼。组建的“寻找百年红色印记 讲好百个红色故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获评2021年山东“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省级优秀实践团队,“传承延安精神,助力绿色发展”实践团获评2021年国家级专项社会实践团队,全国400余所高校申报,共100支实践团队入选。

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通过在党团课中融入红色基因、在“青马工程”中融入红色基因、在“网络平台”中融入红色基因、在班团建设中融入红色基因、在校园文化中融入红色基因、在实践活动中融入红色基因等,探索红色基因融入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的途径,构建立体化、全方位的教育模式,创新红色基因融入第二课堂思政教育的途径,不断提升思政教育育人实效。
初审:臧蓉蓉
审稿:牟永念
终审:范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