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研究人员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研究队伍 / 固定研究人员 / 正文

魏焕卫   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称: 教授

办公电话: 13181718169

  箱: 13181718169@163.com

通信地址: 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部重楼BZ202


教育背景    Education


                        2007.03-2011.02                     同济大学       岩土工程           博士

         1998.09-2001.03                     同济大学       岩土工程           硕士

         1992.09-1996.07                     长安大学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本科

     

工作履历    Experience

 

                        1996.07-1998.08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深基础公司             助理工程师

         2001.03-2004.02        同济大学教育部土木信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师

         2004.03-2009.12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讲师

         2009.12-2019.12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副教授

         2019.12-至今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


研究方向    Research Interests


      [1] 新型永临结合基坑技术

      [2] 基于变形控制的地基基础加固技术

      [3] 建筑垃圾再利用技术

      [4] 沉降可调式基础

      [5] 人工智能和岩土工程相结合

      [6] 地下储能结构安全控制技术


奖励荣誉    Rewards and honors


[1] 山东建筑大学卓越教学奖,2023.

[2] 《基础工程设计》获得国家一流课程(首位),2023.

[3] 《基础工程设计》获得山东省一流课程(首位),2021.

[4] 国家首届创新教学大赛山东赛区二等奖(首位),2021.

[5] 基于OBE理念的《基础工程设计》创新教学,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首位),2021.

[6] 山东省交通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首位),山东轨道交通学会,2021.

[7] 山东建筑大学“烟建奖教金”,2019

[8]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教学方式的创新与实践,校级优秀校级成果二等奖,2018.03.

[9] “富达杯”优秀教学质量奖,山东建筑大学,2013

[10] 建筑物地基基坑变形控制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首位),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叁等奖,2009.

[11] 优秀教学质量奖,山东建筑大学,2008.12

[12] 建筑物基础托换技术的研究(第3位),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叁等奖,山东省教育厅,2009.12.

[13] 建筑物移位与加固改造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第5位),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

[14] 既有建筑物托换新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第5位),华夏建设科技技术奖励二等奖(2012-2-2905


学术成果    Selected Publications


                  代表性学术论文

[1] 魏焕卫,宋志鑫,雷树立等.基于残差网络的风电机组基础健康监测数据修复研究.太阳能学报, 2024,45(4):143-150

[2] 魏焕卫,刘亚珍,陈娟等.济南2号线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环境振动测试分析.噪声与振动控制,2023, 43(2):222-229

[3] 魏焕卫,刘奔奔.堆载作用下层状地基固结半解析解.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23, 53(1):67-75

[4] 魏焕卫,武韬.非对称开挖局部构件失效对支护体系的影响.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6):92-100

[5] 魏焕卫.基于MINDLIN解土压力位移计算模型.岩土力学, 2011,32(2):495-502.

[6] 魏焕卫等.土钉墙变形的实用计算方法.土木工程学报, 2009, 42(1):81~90.

[7] 魏焕卫等.土钉墙变形规律及其相关性的实测研究.岩土力学, 2009, 30(6) :1753-1758


发明专利

[1] 魏焕卫等.一种桩式可调风机基础及施工方法, 2023.2, 202111192089.2, 发明专利.

[2] 魏焕卫等.一种废弃泥浆固液分离装置及方法,2023.2, 202211342053.2, 发明专利.

[3] 魏焕卫等.一种悬挂式逆作墙工作井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 2022.8.30, 中国, ZL2021 1 0316122.1, 发明专利.

[4] 魏焕卫等.一种抗浮桩爆桩用加固方法,2021.05, 202110354916.7, 发明专利.

[5] 魏焕卫等.一种支护桩和扶壁式挡土墙的组合墙及施工方法,  2020.5.15, 中国, ZL 2018 1 0283123.9, 发明专利.

[6] 魏焕卫等.一种支护桩、挡土墙和桩基础的复合挡土桩墙及施工方法, 2020.5.8, 中国, ZL 2018 1 0282650.8, 发明专利.


专著教材

[1] 魏焕卫,杨庆义,王基文等著.桩墙组合基础的水平承载机理研究[M].北京: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

[2] 张鑫,贾留东,魏焕卫,夏凤敏编著.建筑物平移与纠倾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负责纠倾部分的编著)

[3] 孔军,魏焕卫,高翔等编.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学习指导[M].北京:中国电力工业出版社,2006.(负责第10~12章的编写)


科研项目    Research projects


[1] 魏焕卫,贾强等.托换桩-土钉墙组合支护体系的破坏模型和变形控制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272281,80万元),起止日期2013.1-2016.12.

[2] 魏焕卫,孙剑平等.新型支护法-托换支护法的理论和试验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ZR2012EEM016,8万元),起止日期2013.1-2015.12.

[3] 魏焕卫.桩墙锚组合基础的水平承载机理的理论及试验研究,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ZR2019MEE021,20万元)起止日期2019.6-2022.6.

[4] 魏焕卫.基坑工程防连续倒塌控制系统和风险分析的关键技术研究,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5万,起止日期2020.12-2023.12.

[5] 魏焕卫.考虑非均匀地层的地铁循环荷载作用下区间隧道的风险分析和控制,济南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20万,起止日期2020.12-2023.12.

[6] 魏焕卫.大面积回填场地海陆交互沉积层沉降分析与预测技术研究,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46万,起止日期2020.1-2022.06.

[7] 魏焕卫.深基坑开挖支护全过程反分析和优化技术研究,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30万,起止日期2020.1-2021.12.

[8] 魏焕卫等.异型电力深基坑考虑空间效应的计算方法及变形控制技术研究,山东省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25.58万,2021.06-2023.06.

[9] 魏焕卫等.桩式可调基础的设计及其在风电项目中的应用研究,山东省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46万,2022.06-2024.06.

[10] 魏焕卫等.胶州市站前二路和五路及附属市政管线施工对地铁8号线胶州北出入段线影响风险评估,青岛临空经济区建设有限公司,40万元,2021.08-10.

[11] 魏焕卫,孙剑平,张鑫,陈启辉,贾强,祝健.土钉变形计算理论及试验研究(2008-K2-30,5万元),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起止日期2008.7-2010.12.

[12] 魏焕卫,孙剑平,张鑫,陈启辉,贾强,祝健.新型支护法-托换支护法的理论和试验研究(XN080104,4万元),山东建筑大学校内基金,起止日期2009.3-2011.3,

[13] 魏焕卫,复合土钉墙破坏模型和变形控制机理(XNBS1206),山东建筑大学博士基金,起止日期2013.1-2015.12.

[14] 魏焕卫,孔军等.桩-地下连续墙组合基础的水平承载能力和变形机理的理论及试验(49.5万元),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2014.6-2017.6.

[15] 魏焕卫等.《地下结构设计原理》获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山东建筑大学,2018.


学术兼职    Professional Service


        山东建筑大学地铁保护研究所                      所长

        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桩基础专业委员会      委员

        山东省土木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工程委员会               常务委员

        山东省深基坑支护设计                           评审专家

        济南轨道地铁交通工程                           评审专家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                  委员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学委员会                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