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开放基金课题申报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11-24 浏览量: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精神,充分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优势和平台资源,凝聚国内外优秀学者,开展合作研究与科技攻关,推动建筑结构加固改造与地下空间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促进本实验室科研创新能力和对外开放合作交流,拟组织开展2023年度建筑结构加固改造与地下空间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项目申报工作,重点对本实验室研究方向上意义重大、学术思想新颖的研究课题进行资助。

一、实验室简介

实验室瞄准国际学术前沿,聚焦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定位于既有结构加固改造与地下工程防灾领域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在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和工程应用等方面发挥核心引领作用,形成了建筑结构评估与改造、地震工程与抗灾加固、优秀历史建筑加固改造、地下空间结构安全与防灾四个特色研穷方向,在既有结构加固改造、无机胶复合竹木结构、地震动衰减关系等方面形成了基础雄厚、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实验室主任张鑫教授主持的“建筑物移位改造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实验室聘请聂建国院士、吕西林院士分别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

实验室共有建筑面积10700余平。实验室拥有6000吨压剪试验系统、消能减震试验系统、三维六自由度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系统、大型结构火灾模拟试验系统、15米高L型反力墙三维加载试验系统、大型土工槽试验系统、MTS动态疲劳试验系统、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低场磁共振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GDS应力路径三轴测试系统、GCTS动静真三轴测试系统等重大仪器设备805 ()等。

实验室注重结合实际工程凝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科学研究成果通过技术推广平台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同时,在工程实践中提炼新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成果转化反向促进科学研究及技术创新,持续推动课题研究的前瞻性及创新性。经过多年的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建成了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山东建固特种专业工程有限公司等技术推广平台,累计推广科研成果100余项,社会效益更为显著。

二、2023年度重点资助方向

1. 城市更新视角下的既有结构提升与改造。

2. 绿色低碳建材研发及新型结构体系。

3. 既有结构抗震加固(减隔震方向)。

4. 城市浅层地下空间结构安全与抗灾。

三、基金申请人条件

1. 申报者应为本单位以外高校、科研院所在岗在编科研人员,一般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

2. 申报项目应符合开放基金申报领域,研究内容新颖,研究方法合理可行,研究目标明确,且应具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础。

3. 申报者须至少与实验室一位固定研究人员合作,实验室合作研究人员应于2022~2023年度发表署名实验室的高水平研究论文;对利用本实验室现有试验条件开展研究的,予以优先考虑资助。

4. 有实验室开放基金在研项目或课题到期未予结题者不得申报。

四、开放基金资助强度

2023年拟资助开放基金课题6~8项,年度总经费为30万元。研究年限一般为2年。

五、项目结题要求

1. 至少发表1篇标注建筑结构加固改造与地下空间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的SCI检索期刊论文(JCR Q2及以上,非开源),EI T1级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收录中文期刊论文,论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署名单位应为实验室。

2. 实验室开放课题研究成果归实验室和研究人员共享,研究论文等成果须标注“建筑结构加固改造与地下空间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MEKL-2023-XX)”,英文建议标注“Funded by Key Laboratory of Building Structural Retrofitting & Underground Space Engineering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Ministry of Education (MEKL-2023-XX)”。

. 申请材料提交及评审

1. 本次申报全面实行无纸化申请。申报者须如实填写《建筑结构加固改造与地下空间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23年度开放基金申报书》(见附件1),申请人应于20231210日将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发送至zhaoern@sdjzu.edu.cn,无需报送纸质申请材料。

2. 开放基金获批准后,申请人需补交申请书纸质签字盖章页,并将其装订在《资助合同书》后,一并提交。

3. 实验室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形式审查通过后提交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审议,审议结果择时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