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日报》、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网、山东新闻网等近40家媒体报道了张鑫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注,绿色建材的发展与应用逐步成为土木工程领域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张鑫教授团队研发的“高性能无机胶复合竹材料及结构”研究成果得到了广泛关注。《科技日报》以“无机胶复合竹材料前景可期”为题,聚焦该项研究成果的原始创新性和未来应用潜力进行了深入报道,并被近40家主流媒体转发报道。
近年来,张鑫教授团队聚焦低碳竹基生物质建材研究领域,提出了采用改性硫氧镁无机胶粘结竹束制备复合竹材的新方法,探索突破了工程竹材无害化不彻底、防火性差的关键难题,无机胶复合竹承重柱、梁的耐火极限也达到了3小时和2小时以上,满足一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要求。系统研究了改性硫氧镁无机胶复合竹材料性能、长期承载性能、梁柱构件及节点承载性能等应用基础研究,建立了结构设计方法。无机胶复合竹材料已经在北京、山东的一些工程中进行了示范。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建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崔愷认为,上述新材料代表着建筑材料的未来方向。
我国是竹资源大国,竹材可再生性和固碳能力强于木材,在我国天然林保护政策背景下,竹材的高效利用显得更加重要,推广竹结构建筑有助于实现节能减排、防灾减灾和美丽乡村等社会发展目标。最近,由张鑫教授主编的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无机胶复合竹结构技术规程》发布,为新型无机胶复合竹材料与结构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依据。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推广应用,无机胶复合竹材料有望成为未来绿色建筑的主力材料,为实现土木工程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赵而年
审稿:闫 凯
终审:张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