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努力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依据《山东建筑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山建大校办字〔2021〕19号)文件要求,决定开展校级本科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坚持示范引领、系统推进,强化资源共享,全面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二、建设计划及推荐名额
2024年校级计划建设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4门,其中遴选 10 门校级优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其负责人和教学团队授予“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荣誉称号。每个学院(部)(除马克思主义学院外)申报数量不超过2门。校级优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先在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中推荐。
三、申报条件
1.课程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或专业考核计划,实施学分管理,并在申报截止日前至少经过两个教学周期(跨学期课程,至少开设两个学年或两个年度,其他课程至少开设两个学期)的建设和完善。
2.课程准确把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主线,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并科学有机融入教学内容体系,体现思想性、时代性和专业特色。
3.课程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科学设计课程目标和教案课件,教学内容、方法及实施过程遵循教学理念,高效达成教学目标,达到如盐化水、润物无声的效果,有效实现教书、育人相统一。
4.课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围绕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进行一体化设计,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针对性与创新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5.课程考核方式和评价办法完善,育人效果显著,学生评教结果优秀,校内外同行专家评价良好,形成较高水平的课程思政展示成果,具有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6.要坚持以本为本,聚焦专业特点和育人要求,适应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
7.课程可由一名教师讲授,也可由教学团队共同讲授。授课教师应为学校专任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应具有高级职称,近5年在教学一线授课,承担本科生课堂教学工作,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在本学科专业或本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学术创新思想,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
8.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课程负责人及团队其他主要成员总人数一般不超过8人。
9.课程教学团队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能够追踪学科专业发展前沿,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重视实践教学、研究性教学和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科专业发展。
四、其他要求
已获校级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课程(以下简称“已获批课程”)的课程负责人,不得再次作为负责人申报新的课程;同时,该已获批课程不再接受其他教师的申报。
课程负责人每人限报1门,团队成员每人参与申报课程不超过2门。
五、结题要求。
校级优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建设期一般为2年,结题成果应为体现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课件、讲义、音视频及或专题评教报告,1篇以上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等。其他要求参见《山东建筑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山建大校办字〔2021〕19号)文件。
六、评审程序
(一)申报书。申请人填写相应项目申报书一式一份,详实填报信息并根据需要向所在学院(部)提交相应证明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
(二)材料审核。各学院(部)对申报者的申报资格、填报信息以及相关材料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审核并负责;
(三)初评与推荐。各学院(部)根据文件规定和通知要求对申报材料进行初评,严格标准,择优确定推荐课程后报送教务处。申报材料不得有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
(四)专家评选及公示。教务处对申报材料进行复审后,聘请专家对符合申报条件的课程进行评审并予以公示。
七、材料报送。
(一)校内评审材料报送
请各学院于2024年10月8日下午17:00前,将纸质材料申报书、汇总表一式一份,经学院党、政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学院公章后报送教学科,电子版由学院统一发送至邮箱sdjzjxk@163.com。
八、工作要求。
各学院应明确专门工作人员负责本次项目申报工作,尤其要做好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的形式审查工作,审查内容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中的“一、课程基本信息”,必须确保申报信息准确、真实。对信息不准不实的项目取消申报资格,并核减下一年度申报限额。
联系人:吴亚男 秦琢琢;联系电话:86367226。
附件:
1.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
2.2024年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推荐汇总表;
3.《山东建筑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山建大校办字〔2021〕19号);
教务处
2024年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