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贯彻学生中心理念,充分发挥学业导师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引领和专业指导作用,我校积极推进学业导师工作,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更好地实行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加强学业导师组织建设,积极推动学业导师开展工作。
校印发了《山东建筑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办法》,成立了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的学业导师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主要负责学业导师日常管理有关工作;明确了符合学业导师任职资格的每位专任教师、原则指导的每一届学生不超过10人,主要负责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修读计划、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等方面有辅助教育和引导。各学院成立学业导师工作小组,负责各书院导师的选聘,并实施具体管理和考核等工作,将学业导师工作计入教师年度考核教科研业绩得分,举行学业导师聘任大会、宣传优秀学业导师事迹等多项措施鼓励和引导学业导师积极、自觉、主动地开展工作,推动学业导师制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学业导师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
学校不断完善学业导师制度,聘任一批工作责任心强、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担任学业导师。学业导师通过召开座谈会、建立兴趣小组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面对面地对学生释疑解惑,通过教师自身人格和学识的双重魅力感染和鼓励学生,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业导师重视学生的专业方向、学科竞赛及科研活动的培养,创造各种时机,利用多种途径,达到了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三、深化学业导师工作落实,多途径开展学业指导工作。
学业导师采取集中和分散结合以及线下线上互补的指导方式,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学业指导、学术引导和职业规划等方面提供指导。学业导师利用课余时间加强与学生交流,与辅导员、班主任相互配合开展工作,注重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增进学生对学校、学院的认可度与归属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业导师发挥任课教师的专业优势,促进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做好学习规划,引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申报创新项目、参加专业实践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审稿:陈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