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下午,交通工程学院在200人报告厅三楼举办学生骨干安全应急培训,各班班长、团支书、宿舍长及主要学生干部参加了培训。原山东省立第三医院急诊科医师范延波应邀主讲并现场带领学生进行急救演练。学校校医院院长宗建国出席培训会。
培训期间,范延波医师结合临床实例,重点围绕心脏骤停的原因、诊断,急救步骤等内容展开。在如何诊断心脏骤停上,范延波医师讲到主要有四大特征:意识的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叹息样呼吸;瞳孔散大,对光反应减弱以至消失。现场,范延波医生强调了发生心脏骤停情况时“黄金四分钟”急救的重要性,并重点讲解了急救常识和心肺复苏要领:首先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其次通过“轻怕重呼”, 检查呼吸、脉搏等方式判断患者意识,并就近及时呼救,拨打120。
接下来可以通过心肺复苏的方式争取生存机会,范延波医生提到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已经把心肺复苏的顺序改为先按压再通气,以尽早恢复患者脑供血,达到更好恢复。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患者的摆放体位应为仰卧位,需要翻转时要注意整体转动,保护好患者颈部;施救者跪在患者肩膀一侧,按压患者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处)30次,每次按压深度应达到5-6厘米。心脏按压的动作要领为“扣、直、直、翘”,也就是两手交叉扣在一起,上身保持直立,手臂伸直,手指翘起。30次心脏按压后进行2组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前先通过仰头抬颌的方法打开气道,如口中有阻塞物,需侧头清理;吹气时要注意观察患者胸腔是否有起伏,以判断是否有效。心肺复苏过程,以心脏按压:人工呼吸=30:2的比例进行,操作5个组,再迅速判断患者意识恢复情况。
讲解后,范延波医师现场通过模拟人为大家进行了示范演示,部分同学也在范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现场模拟操作。
本次安全应急培训极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安全救助意识,学习了基本的急救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应急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