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团工作

    学院首页  /  学团工作  /  资困助学  /  正文

    交通工程学院“通识”教育培养方案

    日期:2017-03-10     点击数:


      2012年4月,学校成立了交通工程学院。学院成立四年来,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质量稳步提升,全院师生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出色的工作业绩不断开创交通学院发展的新局面,为学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学院现有学生一千余人,研究生近百人,为进一步系统化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根据学院实际情况,特制定“通识”教育培养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通识”教育为主线,涵养人才培育土壤,推进学院五个平台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改革创新,开创学院工作新局面。

    二、“通识教育”的初心  

         交通工程学院在打造精致交通、特色交通、和谐交通的基础上,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培养学生成长成才为根本任务,以“通识教育”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学院学风建设,以经典阅读与传统文化为思想教育工作载体,将学院学团、就业工作与“通识教育”有机结合。

    “通识教育”将对学生思想教育引导、传统文化体验与熏陶、积极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实践就业等人文综合素养进行系统化、体系化培养教育;旨在启迪学生思考生命和人生的意义,给予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体验。

    三、通识教育的原则

    通识教育的原则一是引导学生主动读书、学习。二是引导并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三是为学生制定高标准、高要求并通告学生。四是系统研究、整合有效资源培育学生,推进学生学业进步。五是创建、和谐的文化氛围、学习氛围,形成文化群体、学习群体。

    通识教育的关键词“耐心、成长、鼓励、教育”,使学生真正“懂自己,懂社会,担当未来贡献社会的责任”。

    四、通识教育的工作平台

        学院“通识教育”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进行细化,代表学生工作努力的方向。“通识教育”依托5个发展平台:1、经典“悦”读平台2、传统文化体验式平台3、行为习惯养成平台4、实践竞赛平台5、就业与校友平台。思想教育与引导依托经典“悦”读平台与传统文化体验平台,其目标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塑造良好的学生精神理念和价值判断;综合素养提升依托行为习惯养成平台与实践竞赛平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认识社会、提升就业创业意识依托就业与校友平台。其目标是做人做事情的态度,同时借助校友平台来增进学生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经验,懂得感恩并积极反馈社会。

    四、通识教育的平台规划

    (一)、经典“悦”读平台(交通学院全体学生)

         核心是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的意识。不断与人文对话、与自然对话、与老师对话,与自己内心对话,接受和学习世界有用的知识,该平台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通过阅读提升做人做事的判断力、洞察力和理解力。

    1、建立专门的书籍精品“图书馆”,汇集并接受所有有用的知识。(1)、通过开展全院师生“好书大家读分享活动”,在交通学院教师队伍里进行募捐书籍活动,在学生党员队伍里进行募捐经典书籍活动,在学生干部队伍里进行募捐经典书籍活动;所捐赠书籍毕业时节可以收回,也可以捐赠母校。有效解决书籍费用,很好的在学生中间进行了阅读经典传播。(2)、建立学生图书管理员,对所捐赠图书进行分类,排序等;(3)、捐赠书籍要留下姓名以及读后感。

    2、在学团办公室、学生宿舍定期组织阅读沙龙,对阅读经典书籍进行交流。

    3、撰写经典书籍读后感活动,对积极参与学生进行奖励。

    4、发现并培养喜欢人文的交通学子,使其在学生思想文化领域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5、推动“悦”读经典书籍向学分制改革。

    (二)、传统文化体验式平台(学院全体学生)

    核心是引导大学生回归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尊重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平台以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建立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其归属于中国人数千年来共敬共守、安身立命的道德价值体系之内。通过讲座、培训、阅读写作等使大学生内心不断成长,提升对生命的认知,对平衡的感知和对事物间联系的理解。

    1、  依托校内外资源,邀请传统文化大家来学院进行讲座

    指导。

    2、开展琴棋书画等传统文化体验式学习活动。

    3、学习传统文化,对经典书籍、经典人物的思想进行梳理学习。

    4、发现并培养喜欢传统文化的交通学子,使其在学生传统文化领域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5、推动学习传统文化向学分制改革。

    (三)、行为习惯养成平台(学院全体学生、习惯养成针对低年级学生)

         核心是引导学生能主动追求真、善、美的生活意识,建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学风、学习方法、学生安全教育、心里教育、生活习惯尤其是个人良好的宿舍卫生习惯等进行教育指导。该平台针对低年级学生习惯养成进行指导与培养,通过有针对性的班级学生大数据分析,养成学习专业认真有效和做事积极主动的良好习惯。

    1、强化学风建设。对学院学生挂科率、旷课率、未毕业率等实施大数据分析,提前做好预防。对学习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约谈,了解内心思想,做好辅助工作。定期开展学风问卷调查,形成报告。

    2、养成个人良好的生活习惯。宿舍文化以整齐、洁雅为核心教育内容;行为习惯以“务实、理性、勤奋、节制”为教育核心内容。学生开展宿舍卫生评比活动、建立宿舍文化展示牌等活动,并使其养成长期良好生活卫生习惯。形成交通工程学院“宿舍文化卫生评比活动”良好品牌。

    3、安全教育、心里教育做好3个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相结合,与案例教育相结合。建立学生行为习惯预警机制,掌握学生第一手资料。

    4、发现并培养善于做好学生事务、具有良好学风的交通学子,使其在行为习惯养成平台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5、做好与学生处对接工作,依托平台扎实做好学生工作。

    (四)、实践竞赛平台(全体学生平台)

        核心是提升动手实践与学习科学的意识,培育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对学生主动观察社会、奉献社会、设计策划实践竞赛活动、组织参与社会实践、科技竞赛活动、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等方面进行教育指导,重点强化组织培训。该平台是学生做事干事的平台,引导学生能主动参与社会、学校事务性工作;通过“事上磨”砥砺品格,磨砺个人韧性和意志。

    1、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竞赛活动。对交通学院现行实践活动制度、参与活动机制、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修改完善;制定《交通工程学院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实施办法》。(1)、一年级学生参与公益、志愿服务活动;二年级学生参与专业实践调研活动。(2)、鼓励全院交通学院老师结合科研教学、带领学生参与指导;依托学院下属的各个系开展学术科技竞赛活动。桥梁与隧道工程系重点做好结构设计大赛;道路与轨道工程系和交通与物流工程系重点做好全国交通科技大赛和“交通·未来”大学生创意作品大赛。教师参与率不低于60%,学生参与率不低于80%。

    2、加大大学生课外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的组织培训。计划每年举办多场科技创新讲座,打造科技创新训练营。

    3、依托平台举办山东省交通科技大赛、千人千村韩家峪帮扶活动、最美全家福等品牌活动。

    4、发现并培养良好科学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交通学子,使其在实践竞赛平台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5、做好与校团委对接工作,依托平台扎实做好学院共青团工作。

    (五)、就业与校友平台(该平台针对学院高年级学生)

         核心是增强个人就业意识与创业意识,强化社会实践能力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对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参与社会、就业指导、创业指导、校友联络、校友合作等方面进行沟通教育指导,重点做好社会需求和需要的沟通桥梁。

    1、做好就业工作建设。(1)、开展企业调研、企业座谈会、校友座谈会,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等,了解企业用人标准,科学地定制专业建设方案。(2)、建立企业用人单位资源库,邀请多家企业到校招聘,固定优秀企业招聘我院毕业生,增进优秀企业的联络。(3、)拓展就业指导课堂教学,利用校外就业基地开展实践教学。(4)、构建用人单位评价体系与就业服务体系。

    2、做好校友工作。聘请优秀校友担任校外兼职就业指导老师;加强校友联系服务,建立校友活动组织,每年定期举办校友座谈会活动。

    3、加强学生创业教育,设立民办非企业的就业创业工作品牌项目,设立交通学院创业与校友基金品牌项目,打造学生创业团队,孵化学生自主企业。

    4、发现并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和社会活动家的交通学子,使其在就业与校友平台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5、做好与校招生就业处工作对接,依托平台做好招生就业校友工作。

    五、通识教育的任务分工与平台支持

    (一)、校方党委、行政支持,学院党政领导支持。

    (二)、队伍建设与支持。党建带团建,加强青年学生工作指导,积极打造兼职队伍。提升辅导员队伍工作指导水平,深化服务意识,打造青年学生指导队伍。

    1、阅读经典平台,思想教育工作由学院党委、行政领导牵头,副书记具体主持,全院全员育人。

    2、传统文化平台,思想教育工作由学院党委领导、院行政领导牵头、副书记具体主持,政工干部与与学生党员干部、学生干部支持。

    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平台由学院党委指导,团委书记、学生科具体主持,学生会干部队伍服务支持。

    4、实践竞赛平台由学院党委指导,团委书记具体主持,实践竞赛学生团队支持。

    5、就业与校友平台由学院党委指导,团委书记具体主持、学生就业团队服务支持。

    (三)、制度与运行机制支持。

    (四)、宣传支持。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支持。

    (五)、经费与项目支持。

     

    六、通识教育方案注意的问题

     1、抓好平台项目下大项目建设,利用平台,谋划大事,推出品牌。

     2、理解平台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效形成合力。

     3、做好制度与团队建设,理清理顺平台运行工作机制。

       

    交通工程学院以通识教育为手心,5个平台与5个支持为发展的左右手,凝聚一起形成拳头,推进交通学院各项工作有力开展。

     

    交通工程学院

    2017年3月8日

     


    Copyright 2009-2010 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 联系电话:053186361127
     Email:jtgcxybgs@sdjzu.edu.cn 备案序号:201366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