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彦秋,男,1975年生,工学博士,200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毕业,先后在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入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进行留学访问。主要研究方向桥梁桥梁工业化、钢-混组合结构桥、桥梁智能管养、装配式市政等。近年来作参与或主持的项目主要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J09B02)、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3M542160)、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201409110052)、北京市科委项目、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项目等2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已出版及正在编著的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8部;获得中国市政工程科学技术奖等奖项7项;以授权的发明专利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发表SCI、EI等论文20余篇;参与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有:北京新地标--京-新高速上地斜拉桥(该项目获得詹天佑奖)、京雄高速(北京至雄安高速公路)等。 一、学习、工作经历 1995年9月~1998年7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桥梁工程
2001年9月~2004年3月 东北林业大学桥梁工程硕士
2004年3月~2007年7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桥梁工程博士
2008年4月~2010年6月 清华大学桥梁工程博士后
2013年4月~2015年8月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博士后
2015年8月~2017年3月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问学者
1998年7月~2001年9月 黑龙江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07年3月~2008年4月 深圳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0年6月~2013年3月深圳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7年3月~2020年11月 北京首都公路发展集团
2020年11月~2024年3月 河北工业大学 教授
2024年3月~至今 山东建筑大学 教授
二、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博士后基金课题 基于波动理论桥梁结构局部损伤识别技术研究
主持广东省建设厅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全预制装配式城市桥梁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示范
主持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 适宜山地城市桥梁工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主持横向课题 装配式桥梁及隧道快速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主持横向课题 装配式混凝土给排水构筑物建造关键技术研究
三、发表的主要论文 Behavior of optimized prestressed concrete composite box-girders with corrugated steel webs》(SCI)《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
Impact of shear connectors on the behaviors of box-girders with corrugated steel webs《Structures and Buildings》
Effect of different connectors on concrete composite box-girder with corrugated steel webs《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改善型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抗弯强度试验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改善钢桥面铺装层高温作用的有效措施《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四、发表的专利 发明专利 基于内置压电陶瓷元件的灌浆套筒内部灌浆状态检测方法
发明专利 基于Lamb波原理的混凝土内钢筋锈蚀监测传感器
发明专利 一种钢-混组合开口箱梁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发明专利 外翻式翼板空心钢管桩
发明专利 挤扩成孔施工工艺
五、规范标准 行业标准 《城市桥梁结构加固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 《组合结构桥梁用波形钢腹板》
地方标准 《装配式市政桥梁工程技术规范》
CECS标准 《装配式城市桥梁工程构件连接检测与评定标准》
CECS标准 《装配式城市桥梁工程技术规程》
CECS标准 《桥梁用装配式大临钢结构标准》
CECS标准 《装配式机械法沉井工程技术标准》
CECS标准 《装配式给排水构筑物工程技术规程》
六、获得的主要奖励 2015年 中国土木学会詹天佑奖
2017年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9年 中国市政工程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020年 广东省建设科技与标准化协会一等奖
2021年 建华工程奖三等奖
七、社会兼职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员
美国American journal of civil,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