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团工作

    学院首页  /  学团工作  /  正文

    交通工程学院:认识实习出新招,线上课堂再启航

    日期:2022-11-01     点击数:

    在济南市疫情防控形势下,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为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对正值认识实习的2021级学生任立刻开展线上实践教学。首次进行线上直播实习对老师和学生们都有着很大的挑战,但别样的课堂,传递出了同样的精彩。

    》》团队协作 多管齐下 保障线上教学运行正常

    2022年9月5日是线上直播的第一天,交通工程学院负责的任课老师们来到了燕山立交桥。打开直播,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燕山立交桥所在位置的网络信号并不理想。老师们及时在QQ群上和同学们进行联系,调整了直播的软件,并增加了参与录播、录像、拍照的成员,保证实习内容能正常传达给学生们。“一开始直播间是让所有的同学都进来了,但是那样直播画面很卡,同学们都反映看不了。后面我们及时调整,也结合了QQ群里同学们的意见,让各班班长进直播间并给自己班的同学转播,这样的效果好了不少。”认识实习韩老师在事后这样表示。

    通过老师们的镜头,同学们看到了燕山立交桥桥下空间较完整的面貌:体育锻炼设施,饱满的绿化,专门铺设的行人道(砖、鹅卵石等)、充足的照明设施……经过初步的浏览,同学们在这里初步认识了渠化交通、流向图等等新的知识。

    老师们在黄河大桥进行教学

    下午在初秋的阳光里,老师们带同学们来到了开元隧道,有了上午直播的经验,老师们下午的教学更灵活。当镜头同老师脚步走向隧道里面时,“黑洞效应”出现了,结合课前提前给同学们提供的思考题,老师们逐一进行了解答和讲解。“我觉得能在有疫情的情况下带我们去到现场,直观地看到了‘黑洞效应’和‘白洞效应’,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学表示。

    》》深度互动 精心备课 保证线上教学有质有量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为提升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任课老师们精心设计课堂,灵活调整授课内容,融入线上答疑互动环节。在直播开始前为同学们准备了思考题和实习地点的简介,便于学生了解实习地点,方便学生进行预习思考,在直播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问等等。

    老师们与校友在二仙桥扩建工地进行教学

    在一次实习中,现场老师恰好遇上了正在施工的济南黄河大桥引桥和二仙桥扩建的情况,于是老师们也在现场为学生们简单的介绍了工地施工。二仙桥施工负责人是校友,老师们也诚邀校友来为同学们上了一课。“老师们会不时向同学们提问相关的问题,也会及时查看同学们的提问并细心回答,整个过程是严谨活泼且轻松有趣的。”同学表示。

    》》双方努力 共同学习 线上实习完美收官

    认识实习课程的完美收官,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同学们的积极配合,这是双方共同努力、共同学习的结果。老师们为了在校外给同学们进行线上直播,都会提前到达目的地进行踩点,以确保教学过程能顺利。线上直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特殊状况,比如直播没有了画面、没有了声音,老师们通常都会准备好第二方案以及时应对:换设备、换环境等等。同学们在学校内提前准备好思考题,线上直播时也会向老师提问,及时反馈直播效果和情况,每天及时撰写实习日记。

    老师们讲解黄河大桥的加固方式

    道桥213班王增坤表示:“因为疫情原因,实习变成了线上授课的方式,有老师在户外为我们直播,很符合我们青年人的感受。虽然对一些立交桥、大桥等有一定成都了解,但是经过老师的直播讲解后,有了专业上的新认知,予知识于新形式也于实践。”

    道桥215班高瑞谦同学表示:“没办法集中去到现场,老师们为我们想尽办法,用线上直播的形式争取最大程度缩小与线下实习的差距,十分感谢学院和老师们的付出。”

    对于线上认识实习全过程,带队老师曹三鹏认为有优有劣,比如在实习现场,身边并没有同学们围在一起听,他只是在对着空气讲,得不到学生的回应,让他感到味同嚼蜡,累而无趣,没有反馈也无法确定教学情况;像在信号不好的地方,意外突发状况层出不穷,视频掉线、声音质量不好等情况都很影响讲课连续性,整体性——被状况外的事情打断是常有的事。另一方面,在直播现场,老师们充满了激情,在讲授知识的时候移步换景,保证线上同学身临其境;在这整个过程中做学生的眼睛,把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融入进教学过程中,让直播针对性更强、知识富集效应更强。

    任课老师李婷老师则表示:“信息技术不但帮助我们跨越了疫情造成的地理屏障,而且还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比如节省了经济成本,以及学生的时间成本。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之前代领200多名学生户外学习,要考虑诸多安全因素,参观地点要选择空旷的地方等等,这导致不得不放弃一些优良的学习环境,比如施工工地。此次线上教学,老师们能够深入到实际的工程环境中,给同学们带来了更好的学习体验。可以说信息技术是创新教育的源泉之一。”

    此次实习课程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科技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用创新的方式让因疫情不能亲手触摸土地的学生们以“云下地”的方式获得了全新的体验和经验,老师和学生虽不能面对面交流,却以独特的方式加深了彼此的连接,教学相长,教师带领学生们走进新的知识海洋,学生尽自己所能为教师提供他们不熟悉的帮助。

    作者:梁晓茵 郑亚东 阚乐乐

    初审:阚乐乐

    编审:魏潘红

    终审:赵品晖

    Copyright 2009-2010 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济南市历城区凤鸣路山东建筑大学 邮编:250101 联系电话:053186361127
     Email:jtgcxybgs@sdjzu.edu.cn 备案序号:2013666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