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支部党员家乡特色,进一步吸引优秀青年学子讲好家乡故事,助力家乡发展、参与家乡建设,交通工程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面向支部党员开展“讲家乡故事引青燕归巢”活动。

本活动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讲好家乡的历史故事,争当家乡的“推介官”,常怀桑梓之情,宣传推介好家乡;二是讲好家乡的建筑故事,争当家乡的“追梦人”,一“建”钟情,建大学子打卡家乡建筑,深化恋乡爱校双重教育;三是宣传家乡专业对口的就业单位,引凤还巢,争当家乡的“建设者”,把青春奋斗融入到家乡高质量发展中,为家乡贡献青春力量。
本期让我们一起跟随王鑫鑫同志的脚步,走进他的家乡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去了解家乡埇桥区的历史故事、建筑故事和专业对口就业单位。
一、家乡的历史故事
埇桥区,隶属于安徽省宿州市,位于安徽省东北部,北临江苏省。1998年由原县级宿州市更名而来,是宿州市唯一市辖区,也是全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处黄淮海经济区腹地,东邻陇海产业带、南邻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西邻中原经济区、北邻徐州经济圈。

埇桥区位优越,交通便捷。京沪高铁、京沪铁路、京台高速、泗许高速以及在建的宿淮铁路在城区周边均设有出站口。
埇桥文化底蕴深厚,孔子的弟子闵子骞、香山居士白居易、西楚霸王项羽等古人都在此留下过深刻的印记,埇桥境内有为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五柳风景名胜区,也有为国家森林公园的皇藏峪景区。具有深厚文化积淀,以山、水兼备为依托的平原低山型宝地。埇桥资源丰富,物产丰饶。盛产粮食、蔬菜、林木、畜禽等农副产品,享有“中国曲艺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华烧鸡之乡”美誉,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村综合改革实验区”。
二、家乡的建筑故事
宿州市埇桥区政府大院的北院墙,是段古老的城墙。古城墙有两层:一层是绕宿州城外,沿环城路一圈,主要是防敌人攻城的;一层是围绕县大院四周,用来保护县衙的。目前保留下来的这段古城墙,可能就是用来保护县衙的。古城墙初建于唐朝。东南西北四门上建有庙宇:南北为和尚庙,东西为道庙。
三、家乡专业对口的就业单位
安徽宿州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安正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安徽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建大学子来自五湖四海,讲好家乡故事,让青年学子更好地了解家乡、感受家乡、服务家乡,凝聚青年学子力量,共促家乡高质量发展。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作者:王鑫鑫
审稿:王晓华
编审:魏潘红
终审:张国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