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支部党员家乡特色,进一步吸引优秀青年学子讲好家乡故事,助力家乡发展、参与家乡建设,交通工程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面向支部党员开展“讲家乡故事引青燕归巢”活动。

本活动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讲好家乡的历史故事,争当家乡的“推介官”,常怀桑梓之情,宣传推介好家乡;二是讲好家乡的建筑故事,争当家乡的“追梦人”,一“建”钟情,建大学子打卡家乡建筑,深化恋乡爱校双重教育;三是宣传家乡专业对口的就业单位,引凤还巢,争当家乡的“建设者”,把青春奋斗融入到家乡高质量发展中,为家乡贡献青春力量。
本期让我们一起跟随马骁宇同志的脚步,走进他的家乡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去了解家乡安丘市的历史故事、建筑故事和专业对口就业单位。
一、家乡的历史故事
安丘:夏代莒国后来分出一国名为安丘国,该国灭亡后,其国族改姓为“安丘氏”。并且注明,新姓氏是“以邑为氏”,为纪念故国,不再姓纪。这个“邑”,就是都城,其名叫“安丘”。两汉人才齐过半,安丘又以小齐称。千百年来,安丘名人辈出,文学以经学见长,黄公、盖公寓居城东授学,公冶长、有子客居城南读书讲学,涌现出了牟融、伏恭、周泽、甄宇、郎宗、郑玄等经学大师,管宁、邴原、徐邈、伏曼容等闻名遐迩的经学家或大学问家。据统计,古代安丘人为帝王之师者二十多位。境内古城、古墓、古建筑星罗棋布。安丘红色历史浓厚,自1939年除夕之战后,先后发生了金线激战、城顶山战役、黄石板坡反“扫荡”等战役。其中,《大众日报》以“黄石板坡人人是好汉,土枪土炮抗击千余伪军”为题作了详细报道,称此战斗“创造了群众浴血苦战,保卫家乡的战斗范例”。

二、家乡的建筑故事
齐长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 齐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所筑长城中现遗迹保护较多的一处,被誉为“长城之父”。它建筑在山东省起伏连绵的泰沂山脉的山岭、平谷之中,西起平阴县,经肥城市、济南市、淄博市博山区、临朐县、沂水县、安丘市、莒县、五莲县至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入海,全长达1200余里。1987年齐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家乡专业对口的就业单位
潍坊恒宇交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潍坊交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潍坊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建大学子来自五湖四海,讲好家乡故事,让青年学子更好地了解家乡、感受家乡、服务家乡,凝聚青年学子力量,共促家乡高质量发展。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作者:马骁宇
审稿:王晓华
编审:魏潘红
终审:张国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