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现支部党员家乡特色,进一步吸引优秀青年学子讲好家乡故事,助力家乡发展、参与家乡建设,交通工程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面向支部党员开展“讲家乡故事引青燕归巢”活动。

本活动由三部分构成:一是讲好家乡的历史故事,争当家乡的“推介官”,常怀桑梓之情,宣传推介好家乡;二是讲好家乡的建筑故事,争当家乡的“追梦人”,一“建”钟情,建大学子打卡家乡建筑,深化恋乡爱校双重教育;三是宣传家乡专业对口的就业单位,引凤还巢,争当家乡的“建设者”,把青春奋斗融入到家乡高质量发展中,为家乡贡献青春力量。
本期让我们一起跟随雷光月同志的脚步,走进他的家乡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去了解家乡夏津县的历史故事、建筑故事和专业对口就业单位。
一、家乡的历史故事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东北部黄河故道内,现遗存千年以上古桑树百余株,百年以上古桑树上万余株,是中国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不仅被誉为“中国椹果之乡”,更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北方落叶果树博物馆和国际生态安全旅游示范基地。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的起源与黄河数次改道息息相关。这一带的老百姓因多食桑椹而长寿,因此古桑园又叫做“颐寿园”。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黄河流域农桑文化的代表和中国农桑文明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全国乃至全球防风固沙工程的伟大成就,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珍贵遗产。
二、家乡的建筑故事
将军府是典型的清代古建筑群,是清朝嘉庆年间大将军汪道诚的故居至今保存完好,雕刻精美。名人故居汪道诚将军府建于清中朝,此房柱子粗大,都是精选名贵的木材香樟、株树、杉木、菠萝格等。房屋设计巧妙结构独特、布局繁杂做工之考究、雕刻之精美,故前人有赞“乐平第一楼”之美誉。

这座卯榫结构的建筑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一进为官厅,二进为戏楼,凝结了中华千百年的木质结构文化的精粹,独具匠心,柱子上和横梁上的雕花妙不可言。其雕刻之丰富,有衣锦还乡、赵子龙单骑救主、三英战吕布、关羽千里送嫂、奉旨还朝渔樵耕读、琴棋书画、姜尚垂钓孝感动天、农舍桑田、天官赐福风调雨顺等,古建筑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三、家乡专业对口的就业单位
德州市公路工程总公司
德州市建筑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德州鼎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省德州市交通工程监理公司
德达路桥集团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建大学子来自五湖四海,讲好家乡故事,让青年学子更好地了解家乡、感受家乡、服务家乡,凝聚青年学子力量,共促家乡高质量发展。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作者:雷光月
审稿:王晓华
编审:魏潘红
终审:张国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