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课程思政

学院首页    本科生培养    课程思政    正文

2022年-机电工程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工作总结

作者:发布时间:2022-12-30信息来源:机电工程学院 浏览:

机电工程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一、构建课程思政研究体系

为了确保课程思政育人成效,在学院党委统一领导下,学院各层面围绕课程思政形成了统一共识,调动各方面资源,多部门协同配合,构建了具有系统性和协同性的“1115N”课程思政领导体系和研究体系,即1个课程思政领导小组、1个课程思政研究中心、15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以及N门课程思政示范课。

1 学院课程思政领导及研究体系

课程思政领导小组由学院书记和院长担任,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和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以及党支部、教务、学工、团委、教研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学院课程思政顶层规划设计、建设方案制定、保障制度建设,统筹协调各相关方面,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以各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的教师为主体,广泛吸纳思政课教师和教辅人员参与,通过定期研讨、网络平台交流等形式,分析党和国家高校思政教育新政策、新要求,掌握课程思政建设新动态,促进经验分享和资源共享,及时研究解决教师在课程思政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建设了涵盖学院团委、教学办、各教研室、实验室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5个,分层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任务,引导全体教师积极投入课程思政育人实践,不断提高教师个人和各层级团队的育人能力。在学院范围内首批确定了24门课程为课程思政示范课,进行重点打造。

二、凝练专业核心思政元素

根据学院工科专业背景,将课程思政育人总体目标划分为三个层面,确定了核心思政元素。根本目标——以培育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深刻把握“两个确立”,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基本目标——以培育公民素养为主线,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人文修养,遵纪守法,具有安全、质量和环保意识。职业目标——以培育职业素养为主线,培养学生“大国工匠”职业精神,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行为。

学院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和车辆工程专业以“突出专业特色、体现课程特点、契合内容特性”为原则,分别围绕专业育人目标,对专业全部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和实施角度进行全面分析、系统设计,各门课程分别承担相应的育人任务,构筑体现课程特点、各门课程相互协同支撑的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课程体系。

三、深耕思政人才队伍建设

为了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确保各个课程与思政元素有机结合,在学院课程思政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利用每周政治理论学习、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等机会,对学院所有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三个牢固树立”“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要求,引导教师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积极利用专题培训机会,加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培养,2021年至今已选派青年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思政教学改革、项目申报、示范项目建设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与实施方法高级研修班”等专题培训班17人次(图2)。

2 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班结业证书

四、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丰硕

学院将课程思政研究列入教学研究的重点选题方向,激励广大教师开展相关研究,2022年立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课程思政专项1项,校级1项,院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16项。将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示范课程及资源建设纳入学院重点工作,鼓励和支持教师发表课程思政论,给予资金支持,发表《新时代高校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探析》等课程思政论文5篇(图3),立项建设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4门。学院各专业深挖课程思政亮点,总结形成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3部。

3 课程思政教研论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