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080207)
(专业英文名称: Vehicle Engineering)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车辆工程领域内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知识、较宽广的技术基础知识、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实际工程能力和一定研究能力,能在车辆工程设计、制造、实验、科研和教学领域等部门从事汽车设计、制造、实验、运用、研究等工作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汽车设计与制造、汽车电子学、汽车理论等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受到汽车设计与制造、汽车电子控制、汽车试验、汽车服务等方面的训练,具有从事车辆工程领域内设计与制造、实验与研究、服务等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一定的社会科学基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能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2.具有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3.较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数学、力学、机械学、汽车与发动机理论、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等基础理论和技术知识。
4.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试验、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本专业的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6.掌握一定的法律和专业技术法规知识,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意识。
7.掌握科学锻炼和养护身体的运动技能和方法,身体健康,毅力顽强,掌握初步的军事和国防知识。
三、主干学科 力学,车辆工程,机械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
四、主要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流体力学、电工学、汽车CAD、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汽车构造等。
专业课程: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液压与液力传动、汽车制造工艺学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金工实习、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电工学课程设计、汽车三维造型综合实验周、汽车拆装实验周、汽车设计课程设计、车辆工程生产实习、汽车虚拟仿真实验周、汽车发动机实验周、汽车电子技术实验周、单片机测控综合实验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六、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4年,学习年限为3-8年。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八、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比例
1.课程总学时2416学时,其中必修课1968学时,占79%;选修课448学时,占21%。理论教学课程学时2416,实践教学课程学时41.5周。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41.5学分,其中第二课堂和创新实践2学分。
3.本专业总学分174学分,其中实践教学学分41.5,占23%。
九、毕业标准与要求
1.达到德育培养目标;
2.修满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
3.达到国家教育部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十、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表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