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动态

中心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心动态 > 中心要闻 > 正文

工程训练中心加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

发布日期:2020-03-02 作者: 来源: 点击: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山东省已经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根据教育厅、学校相关通知要求,为全力遏制防控疫情蔓延,为权力遏制防控疾病蔓延,确保全体教职工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坚决打赢疾情防控阻击战。根据山东建筑大学校长办公室《关于严格贯彻落实《山东省高等学校 2020 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的通知》〔2020〕6 号要求,中心加强了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

一、高度重视疫情防控

要充分认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把师生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中心成立加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处置工作组,全面负责中心疫情防控工作。

二、建立健康台账

建立师生“人盯人”健康管控体系,对所有教职员工全面排查并建立健康台账,精准掌握每个人返校前 14天旅居经历、健康状况和可疑接触经历,特别关注来自重点疫区的师生情况。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一人一策”确定返校方案。

三、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实施全员培训教育


中心在办公走廊贴挂了“工程训练中心上下班疫情防控指南”知识展板。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全体师生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提前告知注意事项、防控要求,特别提醒有重点疫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师生按要求隔离观察。

通过QQ群、微信、电话视频会议等多种方式,及时向每一名老师传达疫情防控要求,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师生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护。提醒师生及家属居家或外出时做好防控,减少到通风不畅和人流密集场所活动,不要前往疫情地区,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帮助师生真正认识到,保护好自己就是为疫情防控做贡献,切实提高防范意识,坚持科学防控,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另外,引导师生不信谣、不传谣、不在媒体上传播不实信息。

四、严格管理,落实开学前后工作到位

(一)做好返校准备。

提醒不在校区驻地的教职工以安全形式返回,提倡自驾车辆,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提醒返校员工做好途中防护,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应全程佩戴口罩,注意保持手部卫生,减少接触公共物品或部位;留意周围旅客状况,避免与可疑人员近距离接触;自身出现可疑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并就近就医,同时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

(二)体温及症状检查。


    对每天来学校工作的人员进行两次测温(上、下午各一次),若体温超过37度3中心立即上报。

提前通知教工返校前自查症状、自测体温、自备口罩。出现相关症状、体温高于 37.3 度的,要暂缓返校。

(三)做好应急处置。疫情防控期间,建立完善师生员工健康状况追踪体系,督促每天自测体温。对体温超过 37.3 度的,要立即报告并到定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如有被确定为疑似病例的,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配合当地疾控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观察。

(四)增强卫生防护。


中心用84消毒液每天两次对工作区进行消毒并有专门的消毒人员。

指导师生员工在密闭公共场所、近距离接触过程中,正确佩戴口罩;减少接触公共物品和部位;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防护口罩废弃物以及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放入专设垃圾桶。督促师生员工勤洗手,落实六步洗手法,尽量缩小活动范围。师生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 1 小时,保障充足睡眠,保持良好心态,均衡膳食营养,避免过度疲劳。

(五)严控聚集性活动。开学前不组织任何聚集性活动。

    (六)科学调整教学计划。疫情防控期间,与教务处协商解决实训教学任务,采取在线授课、虚拟仿真为主的线上教学。

    (七)开展线上教育教学。



  统筹整合国家、地方和学校各类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在原定假期结束后适时启动线上教学。有序组织教师开展网上备课、授课,加强对学生线上学习的过程指导和监督评价。

(八)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日报告”制度。

中心教工做好个人防护,联防联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广大党员干部及青年团员更要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积极模范带头作用,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打赢疫情防控战,为中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审稿人:  张言民

编审人:张维娜

终审人:孙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