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及时全面准确在教材中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月24日晚,学校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线上专题报告会。各学院(部)教学教材工作的负责人、有教材编写任务的教师等,共15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鹏作“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专题报告。教务处副处长陈继文主持会议。
张鹏围绕继往开来:党的二十大是处于关键历史关口的一次重要大会;数读报告:用15个关键词解读党的二十大;擘画蓝图: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新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教育为本:教育科技人才在二十大报告中的整体部署;战略支撑: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等六个方面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作了全面系统、重点突出的讲解。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结构布局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等三大类三个重要的部分结合在一起,摆放在突出位置,来统一安排部署;聚焦人才培养,提升根本质量;破解卡脖子、卡脑子、卡嗓子问题,提升服务质量,打造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范式”。报告深入浅出、内涵丰富,对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重要理论启发作用和现实指导意义。
教材是学校教育教学、推进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核心载体。学校高度重视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工作的有关要求,作出工作具体安排部署。要加强整体设计和系统梳理,做到内容准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突出教材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紧密联系学生思想、生活和学习实际;结合专业自身特点,选择适当的融入点和融入方式,合理安排、设计内容;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充分发挥教材的铸魂育人功能,不断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
审稿:陈启辉
编审:何文玲
终审:张之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