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服务保障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全心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宗旨意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着力构建安全、稳定、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一、强化安全管理,守牢安全底线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学校发展和安全,聚焦学校安全重点、难点及薄弱环节,加强学校安全治理的顶层设计和总体布局,坚持从源头上预防、从根本上治理,切实将校园安全工作抓实抓牢。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压实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学校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能源运行安全、设备设施安全。学校安全管理处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2次,被山东省公安厅授予“成绩突出保卫组织”,获评山东省学校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二、提升保障能力,夯实发展基础
一是切实做好财务资金保障。以绩效管理为抓手,激励创收增收,开展绩效考核,精准预算安排,强化资源统筹,细化支出安排,发挥资金效益,扎实推进财务治理,保障学校平稳运转和重点工作投入,科学启动新增和置换贷款项目,保障学校资金链安全。
二是强化学校资产管理。五年来,学校固定资产由19.05亿元增长到28.52亿元,增长66.79%;盘活学校房屋资产,出租房屋面积由2.1万平方米增长到3.1万平方米,增长48.1%,累计收取房屋租金9064万元。加强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推进“阳光采购”,资金节省率达20%,获评全国政府采购先进高校,1人荣获“全国政府采购业务标兵”。

三是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中央预算配套资金1.3亿元,建设绿色建造产教融合实训楼、土木教学实验综合楼、樱园学生宿舍等9个单体工程,完成面积11.5万平方米,在建面积3.8万平方米。及时做好校园设备设施维修维护工作,确保校园设备实施正常运行使用。


四是提升图书文献资源保障度。结合学校学科建设、馆藏资源配置、读者荐购信息,构建多层次数字资源体系,合理配置纸质图书期刊,实现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强化馆藏资源建设,馆藏图书达408.39万册,电子期刊74.9万册,学位论文1003.1万册,音视频10.5万小时。


五是强化学校信息化建设。建成云计算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中枢平台和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实现办公服务智慧化、学生培养数字化、校园安防智能化、领导决策科学化、校园管理高效化。获批山东省大数据人才培训基地创新项目,入选山东省首批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荣获山东省企事业单位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奖。
六是推进低碳绿色校园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构建绿色校园建设新格局,获评山东省首批绿色学校。优化水资源管理顶层设计,开展合同节水管理,完善中水处理利用,荣获山东省节水型高校、山东省节水标杆单位,入选全国首批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全国绿色低碳公共机构。


七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完成校史馆升级改造,每年接待参观30次以上,完成年鉴2018-2022编纂工作,完成纸质档案15000余卷、电子档案约1800G归档入库,全面推进档案工作“四个体系”建设,发挥学校档案存史、资政、育人功能。


八是做好师生健康保障。加强校医院建设,强化卫生防疫宣传教育,提升学校公共卫生防控工作水平。坚持生命至上、师生至上,织密筑牢校园疫情防控防线,疫情期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最终打赢了师生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保卫战,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学校事业发展。获批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荣获山东省学校卫生工作先进集体。


九是切实做好后勤保障。建成启用8000KVA配电室,完成校区供暖锅炉改造,加强水电暖运行管理,确保学校能源保障供应。持续深化物业服务社会化改革,做好灾害天气应急处置,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开设新业态综合服务中心,增设樱园超市等商业网点,校园封控期间,学校食堂坚持一日三餐将共计103万份盒饭套餐配送到学生宿舍,确保学生生活保障。


十是强化审计监督。审计处对学校各类经济活动依法依规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开展审计项目243个,审计金额115亿元,审减金额1.27亿元;响应上级号召,成立审计委员会,强化了党对审计工作领导;完成对37个二级单位主要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各项经济活动进一步规范。
三、树牢服务宗旨,提升服务水平
发挥校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不断增强教职工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聚焦教职工衣食住行、健康教育,拓展服务新形式,开展教职工购车、保险、年审等一条龙合作优惠活动,组织约600名教职工参加名牌地产优惠团购及郊游采摘,组织教职工免费查体义诊等活动15次,协调解决520名教职工子女入学山师二附中(附小)、20名幼儿入托附近公办幼儿园。荣获山东省高校巾帼建功立业标兵,2人荣获巾帼建功立业标兵,1人荣获山东省三八红旗手。


提升图书档案服务。图书馆持续开展经典阅读、主题书展、红色传承、新书共享等活动,营造浓郁的“书香建大”文化氛围。运行远程档案查档平台,每年查阅档案2100余人次、3200余卷次,邮寄档案1000余份。


推进一网通办服务体系建设。搭建“智慧建大”整体应用平台,形成完整的全栈式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实现38个事项“一站式”办理、50余项应用“一站式”访问。聚焦师生关注事项,对学校业务服务流程进行优化重构,建立线上流程271项,发起办结95余万笔,提升服务效率16倍以上。


构建多元化饮食服务格局。学校食堂坚持公益办伙方向,丰富餐饮品种,稳定饭菜价格,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师生就餐环境,荣获山东省伙食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雅苑餐厅获评首批山东高校星级食堂。响应师生饮食服务需求,发放自制校徽月饼、开办共享厨房、增设“烤鹅腿”等服务事迹,被人民网、央广网、山东卫视等数十家媒体报道。

提升和平校区服务水平。完成和平校区8栋住宅291户教职工不动产产权证办理工作,开设和平校区“老年食堂”,实施和平校区“雨污分流”改造,改造提升职工住宅“老旧小区”7个,完成暖气分户改造812户,办理暖气交费电子卡1484户,加装职工住宅电梯10台。


东方风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展望未来,学校服务保障各部门,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服务师生为宗旨,以提升服务保障水平为目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