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关注之新华网
信息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22年07月27日 08:00浏览次数:
高校毕业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年度立足学院实际,构建红色教育、自我教育、特色教育、实践教育、文化育人、全员育人以及规则育人为一体的毕业文化育人体系,探索高校毕业文化育人新实践,助力校园文化建设,也得到了新华网的关注,以下是报道内容。
红色教育锤炼党性修养
善用红色资源,营造红色教育氛围,筑牢毕业生理想信念之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先后组织毕业生党员、团员青年前往解放阁、济南战役纪念馆、英雄山和三涧溪等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开展以“寻记忆、悟历史”“缅先烈、承遗志”的为主题的党团日共建活动,在感悟历史中锤炼党性修养,引导广大毕业生党员在沉浸式现场教育中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增强自身本领。
实践项目传递文明共识
开展实践项目,推动文明离校入脑入心。一方面组织学生党员、学生干部骨干成立“文明离校服务队”,开展毕业生志愿服务活动,为毕业生离校提供毕业证书发放、领取学士服、行李运送等贴心服务,保障毕业生温馨离校、暖心离校,全力解除毕业生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开展“恢复寝室如初见”文明退宿活动,组织毕业生扫好最后一次地,为母校增添一抹净,将伴随自己成长的大学宿舍恢复最初的模样交还母校,为即将到来的学弟学妹们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住宿环境,传承建大学子的优良寝风,让在校期间的基础文明教育成果,成为毕业生绵延一生的习惯和修养。
典礼育人培养感恩情怀
秉承以文化人、以美润心的教育理念,开展“青春‘计’忆,E路同行”毕业生晚会、优秀毕业生表彰大会等活动,为毕业生发放毕业纪念册、学院专属纪念印章、纪念启程车票等毕业纪念礼,将毕业生与母校共同成长的厚重情义在毕业纪念礼上永久定格,让毕业生感受到母校的“独宠”,强化学生的母校记忆,增进对母校的认同感,在文化熏陶中厚植毕业生爱校荣校情怀;开展毕业季留脚印等活动,以书信、贺卡和种植绿植等方式引导毕业生写下温情肺腑之言,表达毕业生对母校和恩师的感恩之情,留下属于他们青春的“脚印”,浓郁尊师重教的良好育人氛围,激发全体毕业生在校、知校、爱校、建校的思想共识。
全员育人点亮生涯梦想
立足“一生一规划”开启“离校不离线”新模式,关心毕业生成长和未来发展,精细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开展毕业生就业家长会、班主任工作调度会、未就业学生座谈会、“企业面对面”招聘辅导交流会等,同时将招聘过程迁到教学楼,创新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招聘活动,对特殊重点学生群体一帮到底,助力学生走好大学生涯“最后一公里”,以奋斗姿态奔赴祖国各地建功立业;发挥好朋辈引领作用,组织开展“E路向前”先锋行动优秀毕业生经验分享会,教育引导毕业生对整个大学生涯进行总结回顾,向学弟学妹传授学习生活经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给立志考研、就业的同学指引了前进方向。
以“廉”润心丰富育人内涵
学院以“毕业生廉洁从业教育”为突破口,丰富育人内涵。组织毕业生党员参观学校“青廉”廉洁教育展、学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观看廉洁教育警示片《永远吹冲锋号》等,引导他们自觉遵从规章制度,自觉遵守公序良俗,把法纪要求、道德戒律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让学院全体毕业生从“观、学、思、悟”形成全方位的教育共鸣,为毕业生上好廉洁教育“最后一课”,顺利开启人生新征程,扣好走向社会的廉洁第一扣。
毕业文化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立足学校办学沃土中蕴含的文化特质、干事创业精神、爱国爱校传统,实施毕业文化建设工程,营造积极向上、爱校荣校、感恩建大的浓郁氛围,进一步弘扬建大文化品格、筑牢毕业生精神底色,助力毕业生在新的人生起点上昂扬建大人形象,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