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2025年全国两会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要求,立足山东“走在前、开新局”战略定位,聚焦城市更新全链条创新实践,在首届城市更新优秀范例评选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现启动第二届城市更新优秀范例评选。本次评选构建“主体分类+方向赋能”的评选体系,旨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山东城市更新范式”。具体方案如下:
一、评选原则
立足学术与学科视角,围绕城市更新“策划设计—实施建设—运营管理”全周期,强调项目在技术应用、模式创新、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实践示范作用;重点关注城市活力焕发、空间价值再造、文化资源激活、数字化应用、绿色低碳技术、金融模式创新等前沿领域,推动新质生产力与城市更新深度融合。
二、奖项设置
城市更新优秀范例评选分为综合奖、专项奖和最佳创新奖三类。
(一)综合奖(主体分类)
1.策划设计奖
评选对象:规划设计方案、改造实施方案、前期策划文本、概念设计成果等(须为进入实质性建设或指导实施项目)。
评审重点:更新功能定位合理、目标明确,具有创新引领性(如规划策划立意独特新颖、产城融合创新路径、文化保护活化模式等)、实施可行性(如政策适配度、资金平衡机制、土地与空间利用可持续性等),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等。
2.实施建设奖
评选对象:建设或施工工艺工法、技术应用实践、工程管理项目等。
评审重点:技术创新与应用水平(如装配式建筑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高性能门窗产品等),工程效能的提升成效,以及在节能、安全、美观、智能化等方面的创新与引领作用等(含古建)。
3.运营管理奖
评选对象:资产运营管理、长效治理实践、投融资模式应用等。
评审重点:资金平衡与效益及其稳定性、可持续性,运营管理模式创新,经济效益(如项目在运营过程中的收入情况、成本控制、盈利能力等)、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风险防控与应对能力等。
(二)专项奖(方向赋能)
1.产业育城示范奖
评选对象:产业空间改造、新型产业功能实施、创新商业空间&模式应用、产城融合实践等。
评审重点:产业功能孵化和升级改造能力,产业的创新性与空间重塑适配性(如“商业型”口袋公园打造等),业态模式创新转型效果,产城融合与协同效应等。
2.文化润城传承奖
评选对象:历史传统要素保护利用、文化传承与展示载体塑造、文化IP打造、特色文化主题活动策划等。
评审重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活化利用,传统文化的延续性与创新表达,城市特色文化展示体验,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创新,地域文化辨识度与文化叙事能力等。
3.数字创城智慧奖
评选对象:施工智能化管理、建筑智能化管理、智慧社区建设、数字化智慧手段应用等。
评审重点:数字技术的先进性、适配性与集成能力(如多技术融合协同、跨部门跨领域数据互通共享等),在城市更新中的应用场景与成效等。
4.技术更城突破奖
评选对象:在老城、旧城改造中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新体系等。
评审重点:技术的创新性与先进性,经济效益与资源平衡能力,可持续性与生态友好性,技术应用实效等。
5.金融助城创新奖
评选对象:金融投资模式创新实践、多元化金融工具应用等。
评审重点:金融工具创新性,资金平衡与可持续性,社会资本参与度及综合效益。
6.商汇荣城活力奖
评选对象:商业业态创新、商业空间升级、消费场景营造、景区提质升级、主题旅游线路策划等。
评审重点:服务业态的创新性与体验感,消费场景的吸引力,业态组合的科学性和独特性,空间活化力度,个性化体验设计,运营效能与可持续性,社会效益等。
7.生态绿城实践奖
评选对象:海绵城市、低碳社区实践,绿色建筑技术、绿色能源、绿色低碳指标体系应用,城市生命线项目等。
评审重点: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与成效,城市废弃资源(如城市垃圾、污泥、地热等)综合利用技术与效能等。
8.城乡融合标杆奖
评选对象:区域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县域公共服务资源提质扩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项目等。
评审重点:城乡基础功能的优化,民生公共服务的改善,要素双向流动的成效(如推动“城市功能下沉”与“农村资源进城”等),以及农村自然禀赋与特色资源的高效利用等。
(三)最佳创新奖
评选对象:评委会根据已提报项目评选出最佳创新奖,可空缺(本奖项不需要申报单位单独提报)。
评审重点:在城市更新领域具有创新性、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能够为其他地区的城市更新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四)获奖形式
针对三个方向综合奖分别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同时针对八个方向评选出专项奖,综合奖和专项奖可以叠加,比如XXX项目获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第二届优秀范例评选——城市更新策划设计类一等奖、商汇荣城活力奖。
各奖项总数依据实际报名数量及质量,经专家评审会表决同意后确定。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类别
综合奖(三个方向):申报方需根据项目实施阶段及核心贡献,选择1个最匹配的板块。
专项奖(八个方向):申报方可结合项目特色,选择1-2个专项领域申报。
允许同时申报综合奖和专项奖,但需分别提交对应材料。例如:某历史街区改造项目可同时申报“实施建设奖”和“文化润城传承奖”,需分别准备竣工验收报告与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方案。
(二)申报时间
要求参评项目为近三年(2022年1月1日以后)完成,经规定程序审查批准、竣工验收后并投入使用的项目,以及甲方出具证明认定具备阶段或完全投入使用条件的项目。参评策划设计奖项目可适当放宽要求,须为近三年(2022年1月1日以后)编制,已进入实质性建设或指导实施项目。
(三)申报范围
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的所有会员单位,个人会员所在单位经单位同意也可以单位名义申报。
(四)注意事项
1.同一项目整个项目申报时,其子项目或分项目不得另行申报。
2.每一项目主要完成人员不得超过15人,主要完成人员应据实填报。
3.申报单位对其申报的所有项目材料负责,评审工作开始后,若提出调整或修改,将不予受理,由此造成的后果由申报单位承担。
4.申报项目材料不完整或不符合参赛条件的,将不予受理;参赛材料报送后将不予退回,请自留备份。
四、申报材料
1.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第二届城市更新优秀范例项目申报表(word版、加盖公章pdf扫描件);(附件一)
2.材料属实声明(加盖公章pdf扫描件);(附件二)
3.项目申报报告:简述项目的核心特色、主要成果、实施意义、应用场景等。
4.申报策划设计奖项目需提交规划成果(含实施路径图)及专家评审意见;申报实施建设奖项目需提交竣工验收报告及质量安全评估;申报运营管理奖的项目需提交证明资料(如运营数据、用户满意度报告等)或专业认证机构出具的意见。
5.申报项目名称应能较直观的体现与城市更新主题的关联性,并具有一定的文艺性、创造性与宣传性(如:老旧厂房蝶变红色校园——XXX低效工业更新改造项目、“改”出文化味·“造”就新生活——XXX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6.设计图纸:体现项目核心内容的方案设计图、效果图、概念模式图、相关分析图等,或其他关键技术设计图;
7.实景材料(策划设计奖项目除外):实景照片——实施前后对比和实施过程中关键节点的照片,格式采用jpg、jpeg、png;实景视频——能体现项目全貌以及核心特色的展示视频(3-5分钟),格式采用主流通用视频格式。所有提交图片、视频应征得版权所有者同意;
8.证明材料:体现申报主体与项目关系的证明材料,指项目立项、商务合同、审批验收等相关法定程序、文件中能体现申报主体在项目中实际参与角色的相关信息(加盖公章的pdf扫描件);
9.申报材料格式:按照以上文件序号汇总申报材料,并发送到指定邮箱,采取“一项目一压缩包一邮件”原则,邮件名称和压缩包名称统一为“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将前述所有文件材料压缩打包,邮件附件大小不超过500M。
五、申报流程
(一)申报材料提交
2025年7月31日前发送至邮箱sczghjzsjy2021@163.com。
(二)申报材料评审
形式审查:2025年8月1日-8月10日;
专家评审、实地考察:2025年9-10月;
公示公告:五个工作日;公示结束公布评选结果。
六、评审要求
形式审查由监事长单位负责;专家评审、实地考察由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负责,秘书处配合。
组建城市更新学会专家库和各专委会专家库,随机抽取专家,采取记名打分方式,按最终得分高低推选出获奖项目的提名名单,根据评委会终审意见,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获奖项目名单将在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公众号进行公示。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侯连霖 李晓梦
电话:15698247731、15562550969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奥体西路2688号铁建大厦C座15楼
八、其他
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将严格按照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执行。
本方案由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起草并负责解释。
山东省城市更新学会
2025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