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工作

学团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正文

测绘“心”教育:解锁情绪密码:认识情绪ABC理论

时间:2025-02-24   来源: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作者:刘鼎翔   阅读: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验:同样是考试失利,有的人可能一整天都情绪低落,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而有的人却能很快调整心态,将考试失利视为提升自己的机会。为什么面对相同的事件,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却大相径庭?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提出的。这里的A代表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B代表个体对激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elief),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该理论认为,人们的情绪和行为反应(C)不是直接由激发事件(A)引起的,而是由个体对激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信念(B)决定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信念(B)会导致人们对同一激发事件(A)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公司会议上发言时出现了口误(A)。持有“我怎么这么笨,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大家肯定都在心里嘲笑我”这种信念(B1)的人,可能会感到极度尴尬和沮丧(C1),在之后的工作中也变得小心翼翼,甚至害怕再次在公开场合发言。而持有“人都会犯错,口误很正常,这只是一个小失误,下次注意就好”这种信念(B2)的人,可能只会在当时稍微有点不好意思(C2),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状态,并且在后续的工作中依然积极地参与发言。

那么,我们该如何运用情绪ABC理论来管理自己的情绪呢?当我们陷入负面情绪时,首先要做的是觉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C),然后回溯引发这种情绪的激发事件(A),最后深挖自己内心深处对这一事件的信念(B)。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信念(B)是不合理的,比如过度自责、绝对化要求等,就要尝试用更理性、更积极的信念来替代它。

对于大学生来说,ABC理论也十分重要,有一些对大学生很实用的建议。合理看待成绩波动: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常见的激发事件(A)。不要把一次失败视为“我很失败,不适合学习”(不合理信念B),而是认为“这次没考好,说明我在某些知识点上有欠缺,正好可以查缺补漏”(合理信念B),从而避免过度沮丧、焦虑(C),积极投入到后续学习中。正确应对学习压力:面对课程难度大、作业多等压力(A),不要觉得“我肯定学不会,要被淘汰了”(不合理信念B),应想着“学习有挑战是正常的,我可以逐步分解任务,一点点攻克”(合理信念B),防止出现逃避学习等行为(C),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对待与老师的交流:如果被老师在课堂上指出错误(A),不要认为“老师针对我,我没面子”(不合理信念B),而要理解为“老师指出问题是为了让我进步,这是对我的关注”(合理信念B),避免产生抵触情绪(C),反而要更加主动地向老师请教问题。处理宿舍关系矛盾:比如与室友发生意见不合(A),不要觉得“室友故意针对我,我在宿舍待不下去了”(不合理信念B),可以想“大家观点不同很正常,我们可以好好沟通,互相理解”(合理信念B),避免引发冲突或冷战(C),维护良好的宿舍氛围。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压力和挑战无处不在,情绪管理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情绪ABC理论就像一把钥匙,帮助我们打开了理解和管理情绪的大门。通过改变我们对事件的认知和评价,也就是改变我们的信念(B),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以更加从容、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加和谐、稳定。


审稿|臧蓉蓉

编审|王会蒙

终审|朱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