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团工作

学团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正文

测绘“心”教育丨破“花盆”之束缚,做真实之自我

时间:2024-10-27   来源:    作者:   阅读:

信息来源:测绘地理信息学院          作者:李建博测

    植物若长期种植在一个狭小的花盆中,其根系因空间受限而无法自由伸展,最终会影响整体生长。这个现象可以作为人类心理发展的一个隐喻,说明在受限的环境或条件下,个体的潜能可能无法完全发挥,从而影响整体的成长与进步。在心理学上,这一现象被称为“花盆效应”,用以描述个体在特定限制条件下的发展受阻。

生活中,“花盆效应”有许多鲜明的例子。以学校为例,校园是一个美好的象牙塔,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差距如果学生不积极参与实习实践,这种局限性会导致他们在进入社会时缺乏实战经验、独立性和应变能力。

今天,我们将详细探讨“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又称为“局部生境效应”,指的是一种半人工、半自然的小生境现象。这个小生境空间有限,环境条件人为设定得较为舒适,导致植物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茁壮生长。然而,一旦离开这种温室般的环境,植物便难以应对温度变化和自然考验。


在教育环境中,“花盆效应”尤为显著。受制于教育体制,学生如果长期局限在教室里,缺乏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就会如同生活在“花盆”中的植物,缺少面对挑战的能力和更广阔的视野。

那么,如何突破“花盆效应”呢?

一是努力接受并适应变化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主动反思,观察并学习他人的应对方式,以适应不同情境下的变化。

二是积极打破思维定式培养自我觉察能力,识别固化的思维模式和习惯,把这些局限视为成长的契机,提升思维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三是勇于面对并克服恐惧评估自身的能力,设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鼓励自己大胆尝试新事物,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寻求反馈与支持,从而提升自我效能。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逐渐摆脱“花盆效应”的束缚,发展出适应真实生活的心智模式和实践能力,做更真实、独立的自我,在广阔的天地中实现自身的成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