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重叠效应吗?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吧!
小陈刚进公司,总想表现自己的才华。他有了一个机会整理两份非常相似的重要文件。前辈在小陈准备整理的时候对他嘱咐一定要注意这两份相似的文件,要分别整理,可是小陈却非常自信,认为自己足够认真仔细,肯定不会弄混。结果还没到一个小时,小陈就把两份文件给搞混了,经理看着眼前小陈的杰作,非常气愤,小陈也因此升职失败。
小陈之所以会将两份文件搞混,根本原因就是两份文件的内容很相似,这个相似就是关键所在。研究证明,在进行记忆活动的时候,如果前后记忆的东西是相似的会非常不利于记忆,因为重复出现内容相似的东西时,相同性质的东西由于互相抑制和互相干涉,会产生遗忘问题。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重叠效应”。

“重叠效应”又称遗忘机制。奥地利的医生柯勒在研究人们记忆的过程中发现:在一前一后的记忆活动中,识记的东西如果较为相类似,那么记忆起来就会比较困难。记忆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认知过程,表面上看是类似的内容,实质却不一样。而性质相同的内容集中在一起时,记忆就很容易混合。

那我们如何避免“重叠效应”呢?
在日常学习中,有的同学记得既快又不易忘记,而有的同学却恰恰相反。记忆除了和一个人的智力有关外,还和我们的记忆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我们在学习中注意利用一些记忆方法,避免“重叠效应”,一定会事半功倍。“重叠效应”提醒我们在记忆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把相似的东西进行集中记忆,这样就容易产生“重叠效应”,导致事倍功半,大大影响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正如我们的课程,一般都是按文理、动静等交叉来编排的,这样的课程编排避免了重叠效应的影响,有利于学生们对新知识的识记。
同学们在做笔记时,一般都会用一个笔记本记录一个科目的知识。如:英语随堂记。这种方法具有简单明了的优点,但是在我们用于复习记忆的时候,就未必是一种较好的办法。我们在整理复习笔记时,可以一本笔记本多元化使用,这样可以避免心理感受达到饱和,可以使记忆更加鲜明。我们在复习的时候,就可以避免相似材料之间的相互抑制、相互干涉,从而就会增加学习记忆的效果。

认识了“重叠效应”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就要尽量避免“重叠效应”的影响,从而提高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做到事半功倍,这也启示我们在学习生活中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看待问题,形成鲜明的辨识,建立成功的记忆。
审稿:贾德芳
编审:王会蒙
终审:王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