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泉城,“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济南,东行百余里,有一座村庄。这里坐拥田园景致却深藏文化底蕴,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红红火火的生态养殖示范区,鳞次栉比的社区公寓楼和文化大院,一幅乡村振兴的画卷生动铺展。村头红色高大的牌坊上有耀眼醒目的三个金色大字:三涧溪。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出了名的“问题村”,村支书像走马灯,六年换了六任,最短的仅干七天,村集体还负债80多万。曾几何时,说到未来,村民都不禁叹息:“神仙也治不了三涧溪。”从“贫穷”到“富裕”,从“大乱”到“大治”,今夕的强烈对比震撼人心。为了全方位探寻三涧溪村乡村发展振兴密码,2022年8月8日,山东建筑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紧跟党的步伐,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已经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的三涧溪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三涧溪村村主任叶贵芬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来到三涧溪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社会实践开幕仪式。仪式结束后,团队成员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足迹,观看三涧溪村宣传片,听黄书记声情并茂地讲述三涧溪发展故事。同学们了解到,三涧溪村通过坚持党建引领,落实“三会一课”,搭建服务平台,建立四邻联动网络体系,实施“家庭捆绑式”考核,构建“家”字型管理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推动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四个字对同学们来说不再只是一个词语,三涧溪村赋予了它更加生动鲜活的时代释义。乡村振兴的背后是不畏艰难、无私奉献、实事求是、创新发展,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从国家政策中明确发展方向,聚焦老百姓关切,用他们听得懂的语言阐释高深理论,党组织带领广大群众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从而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乡村振兴。这让团队负责人蔡文方不禁感慨道“这或许就是实践的意义,一系列创造性举措让三涧溪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三涧溪村使“乡村振兴”变得具象,也让我对三涧溪村的领路人——巾帼豪杰高淑贞书记佩服得五体投地。”

随后,团队一行来到三涧溪乡村振兴展馆会议室与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亲切座谈。座谈会上,高书记用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从基层建设,搭建平台,文明带动和伟大斗争四个方面讲述了三涧溪村的完美蜕变过程。高书记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在谈到“家”字形管理体系时,她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党支部就是‘家’字头上那一‘点’,是村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至关重要。”高书记的勤奋学习也使同学们深受鼓舞。为学习党的惠农政策,更好地服务农村发展,无论多忙多累,她都会抽出时间来学习。“我喜欢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政策,搞懂吃透,特别是涉农的,用理论指导实践,才能找准发展方向,带领全村发展。”在交流问答环节,高书记勉励同学们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怕困难,敢于亮剑,坚持终身学习,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托起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学们从高书记朴实的话语中深切地感受到一位扎根于人民的好党员、好书记的炙热之心,一个愿意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党员形象深刻烙在同学们的心中。这不仅仅是三涧溪发展进程的宣讲课,更是一堂生动鲜活、直击人心的党史学习教育课,让同学们更深刻领会了三涧溪精神,更加坚定了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赓续红色血脉的决心。


初审:贾德芳
编审:王会蒙
终审:王 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