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研究生教育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研究... > 正文

测绘工程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7版)

时间:2018-04-03   来源:    作者:   阅读:

085215 测绘工程领域( Surveying Engineering)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76月经测绘地理信息学院学术委员会审议通过)

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各类别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需求,加强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等文件的要求,按照山东建筑大学《关于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鲁建大校字〔201477号),在2014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修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适合在国土资源、测绘、交通、城建、规划等国民经济建设领域,政府部门、学校、科研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现代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能系统掌握测绘工程领域内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较全面的了解;具备利用测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熟练使用测绘仪器和相应数据处理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领域国外科技文献资料,撰写论文摘要,并能与国外同行进行技术交流。

4、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向

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2.遥感与摄影测量技术应用

3.地理信息工程及技术应用

三、学习年限及学习方式

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

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期间,课程学习为2.5学期,专业实践与论文选题报告1.5学期,学位论文撰写2学期。

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期间,课程学习在3学期内完成,论文选题报告与学位论文撰写在3学期内完成。

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个人培养计划并修满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达到毕业或授予学位质量要求的,最多可提前1年毕业或授予学位;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完不成学业者,经导师同意,可向学校提出延长学习期限申请,延长期限原则上不超过1年。非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者,延长期限原则上不超过2年。

四、培养方式

1. 研究生培养实行学分制,依据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进行。研究生应在系统的理论学习基础上、将科学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和公益劳动,加强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的锻炼。

2.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实行双导师负责、学科导师组集体培养,积极聘请科研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担任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导师,合作培养研究生。

3. 研究生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等方式,着重培养和加强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与考核依据课程教学大纲。

4.研究生必修环节主要由以下环节构成:(1)专业实践环节为30周,由指导教师安排,在第三学期后半学期至第四学期进行,结束专业实践后提交专业实践报告并汇报,由学科导师组集体考核,具体要求按照《测绘地理信息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生专业实践教学管理与考核要求》执行,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选题报告后,还可结合学位论文工作继续安排专业实践,对于已具有半年以上工作实践经历的研究生,经导师认可学院批准,可提交证明材料申请免修该环节;(2)论文选题报告环节,结合专业实践在第四学期末完成,经批准免修专业实践环节的研究生,可提前至第三学期末完成,学期末完成,选题报告由学科导师组成评议组进行评议,按照《山东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选题与论文选题报告基本要求》和《测绘地理信息学院硕士生选题报告评议组织与实施规定》进行,上半年在5月底完成,下半年在10月底完成;(3)学术报告环节,贯穿于在校学习全过程,要求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听取3次以上学术报告,或在本学科研究生范围内,公开作1次学术报告,毕业前写出总结报告,由研究生导师负责考核。

5. 研究生是否通过专业实践考核、论文选题报告评议、论文中期检查,以及学位论文答辩与硕士学位申请等有关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后形成决定。

五、培养计划

1. 培养计划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研究生在入学后第一周,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2.本专业学位研究生申请毕业和硕士学位,应至少修满33学分,其中:学位课程16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2学分,必修环节5学分。

本学科不接受同等学力考入的硕士研究生。

同等学力或跨专业考入的硕士研究生,还须补修不少于2门本学科专业的大学本科主要课程。导师还可根据所指导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结合拟确定的学位论文选题,为完善研究生知识结构,在第三学期可自行开设1-2门补修课程,并于第二学期末提出开课申请。补修课程学习成绩必须合格且不计学分,补修课程不能代替本专业的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

3. 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见附件《测绘工程领域(类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2017版)》。

六、中期筛选考核

中期筛选考核旨在促进研究生由课程学习转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其评价结果,作为审批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的依据之一。

中期筛选考核统一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为依据,总结评价研究生入学以来,完成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论文选题报告情况,具体要求按《山东建筑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与考核办法》执行。

七、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1. 论文选题要求

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命题;可以是来源于本工程领域的新产品研发、关键部件研发以及对国内先进产品的引进消化再研发,包括各种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可以是来源于本领域的实际需求的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项目或某一大型工程设计项目中的子项目,要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及工作量。论文选题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论文工作时间要求

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量饱满,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10个月,以通过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评议之日至学位论文答辩之日计。

3. 论文文献阅读量要求

文献综述应对所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学位论文应阅读不少于40篇专业文献,其中近5年内的文献、外文文献应占30%以上。

4. 论文写作规范要求

论文写作规范应符合《山东建筑大学学位论文撰写基本规范》,同时还应符合本学科领域特定的学术与技术规范。

5. 学位论文形式

学位论文形式可为应用研究性论文、设计论文、案例分析论文、调研报告等形式。

1)应用研究性论文

应包含如下内容:

①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以及论文分类号、密级等。

②扉页:学位论文题目、课题受资助项目名称及项目号、学位论文页数、论文中使用表格数量、插图数量统计,以及评阅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生所在学院院长姓名、学位论文完成日期等。

③声明: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声明内容由学校统一规定。

④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1000字(词)。

⑤论文目录。

⑥论文主体部分包含绪论(选题依据、文献综述)、论文正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结论与展望,论文主体部分应不少于3万字。

⑦参考文献。

⑧必要的附录,必要的调查问卷设计、第一手实验数据或调查数据等,应作为附录,并提交论文评阅和答辩。

⑨致谢。

⑩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与专业实践成果。

2)设计论文

研究生除提交一套完整的设计图纸外,还应结合该设计,撰写设计论文,论文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以及论文分类号、密级等。

②扉页:学位论文题目、课题受资助项目名称及项目号、学位论文页数、论文中使用表格数量、插图数量统计,以及评阅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生所在学院院长姓名、学位论文完成日期等。

③声明: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声明内容由学校统一规定。

④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800字(词)。

⑤论文目录。

⑥论文正文包含绪论、需求分析、设计依据、设计过程、设计结果及试用效果分析、结论,论文正文一般应不少于2万字。

⑦参考文献。

⑧必要的附录。设计图纸,以及必要的调查问卷设计、第一手实验数据或调查数据等,应作为附录,并提交论文评阅和答辩。

⑨致谢。

⑩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与专业实践成果。

3)案例分析

应包含如下内容:

①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以及论文分类号、密级等。

②扉页:学位论文题目、课题受资助项目名称及项目号、学位论文页数、论文中使用表格数量、插图数量统计,以及评阅人姓名、指导教师姓名、学生所在学院院长姓名、学位论文完成日期等。

③声明: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声明内容由学校统一规定。

④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中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1000字(词)。

⑤论文目录。

⑥论文正文包含引言、背景材料、案例分析主要内容、结束语等,论文正文一般应不少于3万字。

⑦参考文献。

⑧必要的附录,设计图纸,以及必要的调查问卷设计、第一手实验数据或调查数据等,应作为附录,并提交论文评阅和答辩。

⑨致谢。

⑩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与专业实践成果。

6. 学位论文内容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手段,鼓励使用创新性的方法对所选课题进行研究,并得出科学的实验(分析)数据和合理的分析结论,或提出新见解。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7. 学术成果体现形式规定

本专业学位(领域)硕士在取得硕士学位之前,应将与论文工作相关的研究发现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在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或以主要完成人出版著作,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科技奖励等其他形式体现,以及《测绘地理信息学院硕士研究生学术成果审核认定办法》中规定的其他形式和要求。

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评阅与答辩

1. 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前,实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预答辩制度,具体要求按《测绘地理信息学院硕士生学位论文中期检查组织与实施规定》、《测绘地理信息学院院硕士生学位论文预答辩组织与实施规定》执行。

2. 硕士生完成学位论文,经导师同意,可提出学位论文答辩申请。答辩前,由学校或学院组织学位论文评阅、不端行为检测,论文评阅合格、通过不端行为检测,方可按《山东建筑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组织学位论文答辩。

九、学位申请与授予

硕士学位申请与授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山东建筑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有关规定审议、审批。

1. 研究生按个人培养计划完成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并被建议授予学位,可申请学位。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做出授予学位建议,通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做出授予学位决定者,颁发学位证书。

2、研究生按个人培养计划完成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答辩,因未达到学术成果体现形式规定,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做出缓授学位建议者,待达到相关规定后,再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做出授予学位建议,通过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做出授予学位决定者,颁发学位证书。

学位论文答辩未通过,或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通过毕业而未获得授予学位建议者,经论文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半数以上同意,做出准予再次申请学位答辩决议的,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一次,否则,只能申请毕业答辩一次。

十、毕业

1、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做出授予学位决定的研究生,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

2、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毕业答辩,但未通过论文答辩委员会授予学位建议的研究生,以及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做出缓授学位建议的研究生,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

3、研究生按个人培养计划完成规定的学分,完成论文写作,满足论文工作时间、论文写作规范要求,但是论文选题、研究内容与成果达不到申请学位论文质量标准的,经导师同意,可申请毕业答辩,经论文不端行为检测合格且通过毕业答辩者,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

十一、其他要求

1. 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管理规定》、《山东建筑大学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管理条例(试行)》等校规校纪,以及本学科专业针对培养各环节所作出的教学规定和要求。

2. 鼓励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参加国家、山东省和学校组织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和活动。

十二、方案审批与实施

1. 本方案经研究生处审核、主管校长批准。

2. 本方案自201791日起实施,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进行局部修订时,报研究生处审核,并明确适用年级。

 

附件:测绘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2017版)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1-6学期)

必/选修

考试/考查)

开课单位

备注

学位课

硕士英语精读

S14990011A

64

2

1

必修

考试

外语学院

学位必修课共计16学分

学位课

学术英语

S14990022A

32

1

2

必修

考试

外语学院

学位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S14990041A

36

2

1

必修

考试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位课

自然辩证法概论(自然科学学科)

S14990052A

18

1

2

必修

考查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位课

学术伦理与知识产权

S14990072A

24

1

3

必修

考试

法学院

学位课

工程伦理

新增

16

1

1

必修

考查

法学院

学位课

测绘科学技术进展

S15010391A

32

2

1

必修

考试

测绘学院

学位课

现代测量数据处理

S15010402A

32

2

2

必修

考试

测绘学院

学位课

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信息处理

S15010412A

32

2

2

必修

考试

测绘学院

学位课

数理统计

S14990112A

32

2

2

必修

考试

理学院

非学位课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

S15010431B

48

3

1

必修

考试

测绘学院

非学位课至少修满12学分;其中,必修课5学分,选修课至少选修7学分

非学位课

空间大地测量

S15010421A

32

2

1

必修

考试

测绘学院

非学位课

数据库系统设计

S15010442B

32

2

2

选修

考试

测绘学院

非学位课

建筑测绘技术应用

S15010452B

32

2

2

选修

考试

测绘学院

非学位课

空间分析与建模

S15010472C

32

2

2

选修

考试

测绘学院

非学位课

三维数字城市建模

S15010512C

32

2

2

选修

考试

测绘学院

非学位课

激光雷达原理与应用

S15010531C

32

2

1

选修

考试

测绘学院

非学位课

遥感应用与分析

S15010541C

32

2

1

选修

考试

测绘学院

非学位课

GIS开发与实践

S15010481C

32

2

1

选修

考试

测绘学院

非学位课

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工程

S15010492C

32

2

2

选修

考试

测绘学院

非学位课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实验

S15010501C

32

2

1

选修

考试

测绘学院

非学位课

德语1

S14990131C

32

0

1

选修

考查

外国语学院

非学位课

德语2

S14990132C

32

0

2

选修

考查

外国语学院

必修环节

专业实践

S15010553D

30周

3

3-4

必修

考查

测绘学院

导师组考核

必修环节

论文选题报告

S15010564D


1

4

必修

考查

测绘学院

选题报告评议组考核

必修环节

学术报告

S15010576D


1

1-6

必修

考查

测绘学院

导师考核